【物相表征】相关文献(8)
  • 多孔淀粉固化肉桂挥发油的考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3年3期

    目的:评价多孔淀粉固化肉桂挥发油的特性.方法:采用多孔淀粉固化肉桂挥发油,考察多孔淀粉用量对桂皮醛收率、体外溶出度和受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镜法对固化粉末进行物相表征.结果:多孔淀粉固化肉桂挥发油质量比2∶1,桂皮醛收率达92.6%;肉桂挥发油被固化后,桂皮醛体外溶出速率加快,受热稳定性提高.结论:多孔淀粉固化肉桂挥发油的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肉桂挥发油 多孔淀粉 物相表征 体外溶出度
  • 纳米羟基磷灰石固化肉桂挥发油的研究

    《中华中医药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3年7期

    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固化肉桂挥发油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固化肉桂挥发油,以桂皮醛吸附率为指标,优选纳米羟基磷灰石用量;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镜法对固化粉末进行物相表征;考察纳米羟基磷灰石对肉桂挥发油中桂皮醛体外溶出和受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纳米羟基磷灰石与肉桂挥发油最佳固化比例2∶1,肉桂挥发油固化后,体外溶出速率增加,热稳定性提高.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固化中药挥发油具有应用前景.

    肉桂挥发油 纳米羟基磷灰石 流动性 物相表征 体外溶出度
  • 多孔淀粉作为淫羊藿总黄酮固体分散体载体的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5年9期

    评价多孔淀粉作为淫羊藿总黄酮固体分散体载体的特性.以多孔淀粉作为淫羊藿总黄酮固体分散体的载体,选取淫羊藿苷为指标成分,比较淫羊藿总黄酮固体分散体与原料药体外溶出度的差异,采用扫描电镜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淫羊藿总黄酮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表征.扫描电镜下固体分散体呈不规则块状,未见淫羊藿总黄酮与多孔淀粉的粉末特征,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分析结果分别显示,固体分散体中淫羊藿总黄酮的特征吸热峰和特征结晶衍射峰均消失,提示淫羊藿总黄酮以无定形形式分散在固体分散体中.体外溶出试验结果表明,当淫羊藿总黄酮与多孔淀粉比例为1∶2时,即能显著增加淫羊藿苷的溶出速率.多孔淀粉作为中药固体分散体载体值得进一步研究.

    多孔淀粉 淫羊藿总黄酮 体外溶出度 物相表征
  • 基于共聚维酮的丹参酮ⅡA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3年2期

    目的:将共聚维酮(PVP-S630)应用于丹参酮ⅡA(TSⅡA)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以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降低固体分散体的吸湿性.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丹参酮ⅡA固体分散体,运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法(SEM)、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分析方法对其物相进行表征,考察其溶出行为、吸湿特性、稳定性.结果:丹参酮ⅡA和共聚维酮按1:10比例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丹参酮ⅡA以非晶型分散于载体表面,0.5h体外溶出度可达100%,吸湿性低于同比例制备的聚维酮(PVP-K30)固体分散体,经过3个月稳定性加速试验后,其药物溶出度和含最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结论:共聚维酮作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丹参酮ⅡA的溶出,引湿性相对较低,稳定性好,具有应用前景.

    丹参酮ⅡA 共聚维酮 固体分散体 物相表征 溶出度 吸湿性
  • 胶态二氧化硅SYLOID244FP固化肉桂挥发油的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3年1期

    目的:评价胶态二氧化硅SYLOID244FP固化肉桂挥发油的特性.方法:采用SYLOID244FP固化肉桂挥发油,以桂皮醛收率为指标,优选SYLOID244FP用量;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镜法对固化粉末进行物相表征;考察SY-LOID244FP对肉桂挥发油中桂皮醛体外溶出和受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SYLOID244FP与肉桂挥发油最佳固化比例1∶1,肉桂挥发油被固化之后,体外溶出速率加快,受热稳定性提高.结论:SYLOID244FP吸附固化中药挥发油值得进一步研究.

    肉桂挥发油 胶态二氧化硅 流动性 物相表征 体外溶出度
  • 齐墩果酸?纳米碳酸钙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评价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15年5期

    目的:制备齐墩果酸?纳米碳酸钙固体分散体,以期提高齐墩果酸的溶出度。方法以纳米级碳酸钙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采用扫描电镜分析(SEM)、差示量热扫描分析(DSC)和 X?射线衍射分析对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表征,并对其体外溶出行为进行考察。结果分析显示齐墩果酸在固体分散体中以无定形态存在,体外溶出结果表明,齐墩果酸?纳米碳酸钙(1∶2,w/w)60 min 的累积溶出度达到83.30%,显著高于齐墩果酸原料药。结论将纳米碳酸钙作为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载体,能显著提高齐墩果酸的体外溶出度。

    纳米碳酸钙 固体分散体 物相表征 溶出速率
  • 丹皮酚固体分散体制备表征及体外溶出特性研究

    《山东中医杂志》 CSTPCD 2019年1期

    目的:制备并表征丹皮酚固体分散体,绘制体外多条溶出曲线并分析体外溶出特性.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以溶出度为评价指标优化丹皮酚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采用电镜扫描分析(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分析(XRD)与傅里叶红外扫描分析(FTIR),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制剂学表征;绘制体外多条溶出曲线,进行溶出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最优处方工艺为以PEG4000:PEG6000(2:1)为基质,丹皮酚与基质比例为1:9;SEM、DSC及XRD分析显示丹皮酚由晶型态转变为无定型态或分子态存在,FTIR分析显示丹皮酚化学结构未发生改变;体外多条溶出曲线基本重合且均具有较好的溶出行为,20 min时各组溶出均超95%,接近溶出完全,且各组累积溶出度RSD为1.89%,溶出行为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相关性系数r均高于0.99.结论:丹皮酚固体分散体可明显改善丹皮酚在水系环境的溶出度,且具有很好的溶出适应性,为提高生物利用度奠定了制剂基础.

    丹皮酚 固体分散体 物相表征 多条溶出曲线 溶出机制
  • 基于壳聚寡糖的黄芩苷固体分散体的研究

    《药学研究》 2014年6期

    目的:将壳聚寡糖应用于黄芩苷的制备,以提高药物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壳聚寡糖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黄芩苷固体分散体,对药物与载体不同比例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物相分析。结果黄芩苷和壳聚寡糖按1:6比例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在30 min时药物的体外累积溶出度为94.25%;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法(SEM)和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等分析,固体分散体中黄芩苷以非晶形态高度分散;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 IR)结果表明壳聚寡糖与黄芩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以壳聚寡糖为载体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改善黄芩苷的溶出度;壳聚寡糖作为一种新型固体分散体载体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黄芩苷 壳聚寡糖 固体分散体 物相表征 溶出度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