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消长】相关文献(658)
  • 2005-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疾病监测》 CSTPCD 2016年6期

    目的 探讨江苏省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该病时空聚集性与气象因素、鼠类生物学特点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整理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2005-2014年HFRS疫情、人口学和气象学资料,于2011年4月至2014年12月对上述地区鼠密度进行监测.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FRS疫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HFRS时空分布、鼠密度消长、气象参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2005-2014年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HFRS发病呈间歇性逐步升高,最高发病年份为2014年,发病率为2.83/10万,且呈现冬季高峰.HFRS发病地区以大丰、东台两个区域为主,大丰区域的海丰农场、上海农场、川东农场和东台区域的新曹农场为高发乡镇.10年间可能存在两个HFRS发病聚集区域,分别为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东台区域的新曹农场和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的大丰区域的上海农场、海丰农场.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构成比为89.19%.2011-2013年HFRS发病高峰与鼠密度高峰具有一致性,且发病高峰前均有一个气温、降雨量高峰.由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气温与HFRS发病率具有统计学相关性,其他气象因素及鼠密度与HFRS发病率无统计学相关.结论 盐城市沿海滩涂地区存在HFRS疫区,且有时空聚集性,这与该地区存在传播HFRS的流行因素有关,应继续加强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控.

    沿海滩涂 流行性出血热 时空分布特征 季节消长 气象因素 相互关系
  • 2006-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鼠密度及其季节消长分析

    《疾病监测》 CSTPCD 2018年8期

    目的 对浙江省宁波市鼠密度及其季节消长特征进行分析,为鼠传疾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SPSS 16.0、Excel2013软件对宁波市2006-2016年鼠类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鼠密度季节消长情况.结果 褐家鼠和小家鼠为宁波市的优势鼠种,共占捕获总数的86.28%;总鼠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现双峰分布,但第2个波峰逐渐转变为6-10月的持续高峰期;不同鼠种密度季节消长趋势不同;农村自然村鼠密度(0.93只/100夹)高于居民区(0.40只/100夹)和特殊行业(0.47只/100夹).结论 宁波市鼠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应重点对居民区、餐饮行业鼠密度开展监测工作,同时结合各监测点不同鼠种-密度消长趋势建立预警体系,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降低鼠密度,减少鼠传疾病发生风险.

    鼠密度 监测 季节消长
  • 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营区蠓的调查研究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CSTPCD 2014年5期

    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位于四川省峨眉山5A级风景区的低山处,东经103°26′,北纬29°33′,海拔492 m,面积437.5亩.营区以成片常绿阔叶林为主,混合有针叶林,森林覆盖率达95%,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2°C,年均日温差6.8°C,气压95.6 KPa,气湿87%,年降雨量1415.8mm,受暖湿热海洋气团影响,夏季为东南季风,风速平均0.4m/s,冬季为西北季风,风速0.3 m/s,春秋季为冷暖空气交替季节;热天气在6~8月,平均气温22.8°C;暖天气在5、9月,平均气温13.4°C,冷天气为12月至次年3月,平均气温5~8°C,空气负离子浓度最高17500个/cm3,月平均9484个/cm3.院内有氡温泉洗浴中心,自然和人工疗养因子资源丰富,经多年研究,院内疗养因子具有较高的疗养康复价值,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得天独厚的疗养圣地[1-2].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同样适合蠓类等多种生物的生长繁殖.

    种群组成 季节消长
  • 2010~2012年南昌市西湖区病媒生物监测

    目的 了解南昌市西湖区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为病媒生物及媒介生物性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有效防治措施.方法 成蚊密度调查采用灯诱法,蝇密度调查采用笼诱法,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蟑螂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结果 2010~2012年共捕获蚊虫6 763只,平均蚊密度为2.62只/(灯·小时),主要为致倦库蚊(占90.61%)和三带喙库蚊(占6.66%);捕获蝇类186只,平均蝇密度为1.02只/笼,主要为家蝇(占33.75%)、丝光绿蝇(占17.5%)、市蝇(占13.75%)、铜绿蝇(占12.5%)和大头金蝇(占10.00%);捕获蟑螂类9 955只,平均密度为4.83只/张,均为德国小蠊;捕获鼠类64只,平均鼠密度为1.66%,主要为褐家鼠(占95.65%)和小家鼠(占4.35%).结论 致倦库蚊、家蝇、德国小蠊、褐家鼠为优势种;4月为蚊类活动高峰期;蝇类在5~10月,呈现4个活动高峰,以8月最高;蟑螂在5、7月呈现2个活动高峰,以7月最高;鼠类受春秋季灭鼠影响,季节性并不明显.

    病媒生物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南昌西湖
  • 2013-2016年南昌市青云谱区蚊虫季节消长状况分析

    目的 调查2013-2016年南昌市青云谱区蚊虫密度变化及季节消长,为消灭蚊虫及相关蚊媒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 》,采用诱蚊灯法,定点、定时、定人对南昌市青云谱区蚊虫进行监测;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南昌市青云谱区2013-2016年蚊媒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蚊密度数据比较采用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 2013-2016年南昌市青云谱区共布捕获成蚊1科3属4种,共3521只,季节消长曲线呈双峰型,成蚊密度高峰期为5-6月和10-11月,各个月份的蚊虫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35,P=0.000).结论 根据2013-2016年南昌市青云谱区蚊媒监测结果,南昌市青云谱区每年5-6月和10-11月为蚊虫密度高峰季节,可供当地蚊虫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蚊虫密度 蚊虫监测 种群分布 季节消长
  • 大竹县蝇类本底调查

    《健康大视野》 2013年10期

    目的 了解大竹县蝇类本底情况.方法 采用笼诱法,2006年4-11月中旬的睛天在竹阳镇不同方位不同环境类型每点放笼1次,上午9-10点放笼,下午3-4点收笼,带回实验室制作标本进行鉴定.结果 诱捕蝇类747只,经鉴定为3科7种,主要优势种为家蝇、丝光绿蝇,占捕获总数的81.79%;4月份蝇类开始入笼,9月份达到高峰,10月份急速下降;农贸市场蝇类密度最高为6.45只/笼,全年平均密度为3.11只/笼;2006年发生肠道传染病253例,5-10月占总数的66.46%.结论 家蝇密度大,与人关系密切,夏秋季蝇类密度高,与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成正比关系.

    蝇类本底 种类密度 季节消长 疾病关系 调查
  • 雷州半岛埃及伊蚊的分布、生态、密度与季节消长的研究

    [目的]掌握雷州半岛埃及伊蚊的本底情况,为做好黄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的预防和传播媒介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幼虫指数调查法对雷州半岛的埃及伊蚊的种群分布、生态、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分布:埃及伊蚊仅发现于雷州半岛西海岸的企水镇和乌石镇.生态:具有严格的家栖性,孳生环境简单,仅孳生于居民住宅和渔船的生活及饮用水容器中,如水缸、水柜等;密度:埃及伊蚊疫点中,共调查210户、427处孳生地;其中阳性户92户、阳性孳生地114处.平均密度:房屋指数43.8%、容器指数26.7%、布雷图指数54;在同一疫点不同环境(χ(1 2)=16.88,P《0.005)和不同疫点相同环境(χ(2 2)=22.19,P《0.005)埃及伊蚊密度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季节消长:一年四季均可繁殖生长,四季密度高低依次为:夏、春、秋、冬.夏季为高峰期,冬季为低谷,呈单峰形.[结论]雷州半岛存在传播黄热病、登革热等热带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其分布局限于沿海地区、密度高.需随时做好媒介监测和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及时控制传播媒介密度和孳生,防患于未燃.

    埃及伊蚊 分布 生态 季节消长 雷州半岛
  • 钦州口岸白纹伊蚊密度及季节消长调查

    自1998年7月至1999年6月对钦州港口岸白纹伊蚊的分析情况进行了调查.该口岸白纹伊蚊全年除8月和次年1~3月未能捕获成蚊外,其余各月均能捕获.成蚊活动高峰季节为5~9月;幼虫出现高峰季节为6月中旬~9月中旬;白纹伊蚊的密度及季节消长与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有关.

    白纹伊蚊 密度 季节消长
  • 企沙口岸媒介生物的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为做好企沙港媒介生物防制和传染病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1998年3月至1999年2月对企沙港媒介生物进行了本底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发现鼠类2目2科4属8种,年平均鼠密度为9.54%,码头区鼠密度最高,以黄胸鼠为优势种,其次为褐家鼠;鼠类季节消长呈多峰型,以9月份最高,鼠体染蚤率12.06%,主要为印鼠客蚤和仁氏病蚤雷州亚种;鼠血清F1抗体检测阴性.蚊类4属9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其次为中华按蚊;年平均密度为57.33只/人工小时,以街区最高;季节消长曲线成3峰型,以4~5月份密度最高;成蚊密度与降雨量、气温有一定的关系.蝇类3科7属10种,以家蝇为优势种,其次为大头金蝇;年平均密度为91.53只/笼,以街区密度最高;以夏季为高峰期,蝇类月平均密度随月平均气温的上升而升高(r=0.6339,Tr=2.5926,P<0.025),但与相对湿度无相关关系(r=0.2352,Tr=0.751,P>O.10).蜚蠊5属8种,以美洲大蠊为优势种,其次为澳洲大蠊;年平均密度为0.40只/瓶,以街区密度最高;以夏秋季为高峰期,月平均密度随气温升高而升高(r=0.745,Tr=4.135,P<0.0025),但与相对湿度无关(r=0.048,Tr=O.153,P>0.25).

    媒介生物 种群构成 密度 季节消长
  • 海门口岸蚊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海门口岸蚊类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蚊媒防制、传染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灯诱法,同时采集各种水体中的蚊幼,进行蚊种鉴定,统计各月蚊密度。[结果] 捕获蚊类3属7种,致倦库蚊为优势种,6~8月是蚊类活动的高峰期。[结论] 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海门口岸蚊类本底情况。

    密度 季节消长
  • 逊克口岸鼠类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摸清逊克口岸鼠类本底,掌握鼠类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防止外来媒介侵入.为今后继续开展媒介监测及控制提供真实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1~12月在逊克口岸对小型鼠类每月进行1次野外调查.野外小型鼠类采用Elton夹日法,每次选3个调查点,每个不同生境的调查点布放100个2号标准木板鼠夹,诱饵采用油炸花生米,连续调查3d.[结果]共布鼠夹10800夹次,捕鼠522只,经鉴定为:3科8属9种.平均鼠密度为4.83%,黑线姬鼠是优势种,占捕获鼠类总数的73.56%,其次是黑线仓鼠.[结论]黑线姬鼠是出血热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在逊克口岸控制黑线姬鼠的密度及季节消长至关重要.其它鼠类密度和季节消长也要做好相应的控制,将鼠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

    鼠科 种群构成 鼠密度 季节消长
  • 莆田市秀屿港蝇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

    [目的]了解莆田市秀屿港蝇类种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情况.[方法]选择码头、生活区为观察点,调查不同环境蝇类组成和种群密度,观察重要蝇种季节消长.每月观察2次,以笼诱法计算种群密度(只/日·笼).[结果]2003~2004年在秀屿港共捕获各种蝇类9757只,录属5科25属31种,平均密度指数为106.05只/笼·日.家蝇是当地优势蝇种,占全部捕获蝇数的33.07%,其次是市蝇和丝光绿蝇,分别占全部捕获蝇数的19.37%和18.64%.当地蝇类于2~12月均可捕获,3月份种群密度明显上升,5月份为活动高峰期.重要蝇种家蝇于5~7月份为活动高峰,大头金蝇于7月份为活动高峰,而巨尾阿丽蝇则活动于春季于5月份为活动高峰.[结论]秀屿港蝇类种类丰富,种群密度较高,环境整治是控制蝇类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蝇类 种群 密度 季节消长
  • 阿拉山口口岸蝇类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阿拉山口口岸地区的蝇类种属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 于2008年5月-2009年4月,在阿拉山口口岸选取5个固定蝇类监测点,采用诱蝇笼捕获法进行蝇类调查.结果 通过1年的调查,共捕获成蝇27 76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8科29属37种,丝光绿蝇为优势种,占总数的77.96%.平均蝇密度为231.38只/笼·d.结论 加大相关专业人员培养,做好口岸蝇类本底调查工作对于防治口岸蝇传相关疾病意义深远.

    蝇类 种群 季节消长 监测 口岸
  • 郑州机场口岸2014年度鼠类本底调查

    目的 掌握郑州机场口岸鼠类种群构成和季节变化,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月-12月,采用鼠夹法和鼠笼法调查鼠的种群构成、密度、生境分布和季节消长等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共捕鼠类18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l科3属5种,黄胸鼠为优势鼠种,占50%;其次为褐家鼠,占33.33%;小家鼠、黑家鼠和黑线姬鼠各占5.56%.室内鼠种以黄胸鼠为主,褐家鼠、小家鼠在室外均有分布.鼠密度季节消长明显,冬夏增长较快,以11-12月份鼠密度最高,年度鼠密度为0.157%.结论 郑州机场口岸鼠密度较低,应继续加强鼠害监测与防治工作,防止病媒传染病发生.

    鼠类 密度 季节消长
  • 北海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调查

    本文报道了北海口岸蜚蠊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的情况,本次调查共发现蜚蠊有2科3属6种,以美洲大蠊为优势种,占89.63%.全年均有蜚蠊活动,蜚蠊的月平均密度为0.96只/盒,以夏秋季较高,冬春季较低,7、8月份为高峰期.蜚蠊密度消长与气温的高低有密切的相关关系(r=0.858,tr=5.828,P<0.001).

    蜚蠊 密度 季节消长
  • 横琴口岸蝇类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 了解横琴口岸的蝇类本底情况.[方法] 采用笼诱法,选择口岸区及相距约5km的三塘村作为2个调查点.[结果] 诱获蝇类23567只,分为4科17属26种;优势蝇种为大头金蝇、瘦叶带绿蝇;三塘村蝇类消长曲线为单峰型,密度高峰在5月;口岸区的为双峰型,密度高峰在5、9月;蝇类的消长与气温具有相关性.[结论] 应同样重视对非优势蝇种季节消长规律的探讨.

    蝇类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气象因素
  • 潍坊口岸蝇类本底调查

    以建立潍坊口岸地区蝇类组成情况本底资料为目的,于1999年对潍坊口岸蝇类的种群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蝇类5科12属24种;不同季节各蝇种出现的频率不相同;潍坊口岸地区的优势蝇种分别是家蝇、麻蝇、白纹厕蝇、绿蝇和大头金蝇.

    蝇类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 常熟港蝇类种群及季节消长调查

    [目的]掌握常熟港蝇类本底情况.[方法]对蝇类密度、种群分布、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常熟港有蝇类5科15属20种;绿蝇为优势种;7、8月为蝇类活动高峰期.[结论]要控制蝇密度,必须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搞好环境卫生.

    蝇类 密度 种群 季节消长
  • 无锡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

    目的 掌握无锡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2月,分别采用鼠夹法、诱蚊法、诱蝇笼法和蜚蠊诱捕盒等,定期对无锡口岸医学媒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共捕获鼠类33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3属3种,优势种为小家鼠;捕获蚊类1 850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属5种,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捕获蝇类3 451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4科10属12种,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捕获蜚蠊153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1属1种.结论 本次调查较全面地掌握了无锡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开展媒介生物防控及虫媒传染病预警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医学媒介生物 本底调查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 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

    目的 掌握梧州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医学媒介生物的本底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8月—2011年7月,每月对再生园区医学媒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共捕获鼠类73只,经鉴定隶属2目2科4属5种,优势种为臭鼩鼱;捕获蚊类588只,经鉴定隶属1科4属8种,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捕获蝇类1046只,经鉴定隶属5科13属16种,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捕获蜚蠊7只,经鉴定隶属2科2属3种.结论 本次调查较全面掌握了再生园区医学媒介生物本底和季节消长情况,为开展媒介生物防控及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医学媒介生物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密度 本底调查
  • 广州市邮政口岸蝇类本底调查

    目的 通过对广州市流花邮政大院蝇类的种群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进行调查分析,以便收集广州市邮政口岸地区蝇类本底资料.方法 于2012年1月-12月采用笼诱法,定时、定点每月2次进行蝇类诱捕.结果 本次调查共诱捕蝇类147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4科12属22种,年平均蝇密度为20.49只/笼.优势蝇种为裸芒综蝇.结论 本次调查填补了广州市邮政口岸医学媒介生物蝇类的资料空白,根据自然环境和媒介生物随季节消长的特点,蝇类防治工作的关键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

    蝇科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邮政口岸
  • 上海海港口岸蚊类和吸血蠓的调查

    对上海海港口岸蚊类和吸血蠓的种群和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吸血蚊种4属11种、吸血蠓3种.通过本次调查为上海海港口岸地区开展蚊、蠓媒介传染病监测及防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蚊类 吸血蠓 季节消长 种群构成
  • 北仑口岸蝇类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 掌握北仑口岸的蝇类本底,为口岸蝇类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2003年4月~2004年3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北仑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10020只,分5科12属16种,优势蝇种为大头金蝇、巨尾阿丽蝇和棕尾别麻蝇;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41.75只/笼;在4、10月份出现2个高峰期;不同生境的蝇密度也各不相同.[结论] 此次调查填补了北仑口岸医学媒介资料的空白,为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传染病监测提供了依据;搞好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关键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媒介生物随季节消长的特点,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

    蝇科 密度 种群 季节消长
  • 临沂口岸蝇类种群调查

    [目的]建立临沂口岸蝇类本底资料.[方法]从2003年3月~2004年9月对临沂口岸蝇类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捕获成蝇38626只,经鉴定隶属4科16属30种;其中16种蝇为本口岸首次记录;丝光绿蝇、家蝇、大头金蝇为优势种.自然状态下蝇密度以1、11、12月份为全年最低,8月份为全年最高.[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临沂口岸蝇类的种群构成及分布情况,为今后实施口岸媒介生物监测和控制,建立了第一手资料.

    蝇科 种群调查 季节消长
  • 泉州后渚港蝇类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为开展口岸卫生监督与媒介生物控制及为评价泉州市创建卫生城市工作取得的成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捕蝇笼诱捕法.从2002年1月始对泉州后渚港的蝇类进行了为期1年的本底调查.[结果]后渚港有蝇类4科12属17种,蝇类年平均密度32.28只/笼·日,其中家蝇、市蝇、元厕蝇为优势种群.在不同生境蝇类分布调查中发现杂货堆场的蝇密度最高.通过季节消长分析,显示各优势蝇种的繁殖高峰期不同.[结论]通过该调查及时掌握了蝇类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及密度等情况.

    蝇类 密度 种群 季节消长
  • 广州新风港口岸3种病媒昆虫本底调查

    [目的]掌握新风口岸3种病媒昆虫(蝇、蚊、蜚蠊)的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开展口岸媒介生物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新风港口岸的3种病媒昆虫的种群构成、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本次调查采用定点、定人、定时诱捕的方法.[结果]共捕获蝇类6 437只、蚊类1 646只、蜚蠊1 583只.蝇类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占蝇类总数的67.39%;蚊类为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2种,各占52.19%和47.81%;在办公室及居民生活区等以澳洲大蠊和美洲大蠊为主,船舶以德国小蠊为主.[结论]新风港口岸媒介生物种类较单纯,均为南方常见种类,其中有的数量大、有的种类对除虫剂具有较强的抗药性.

    病媒昆虫 种群 季节消长
  • 青石口岸蝇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调查

    [目的] 进一步摸清青石口岸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今后采取消杀灭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口岸区域内设3个调查点,采用诱蝇笼法,诱饵为臭鱼内脏和腐烂苹果混合,每点每旬布放诱蝇笼各1个,日出前30min放笼,日落后30min收笼.将诱捕到的蝇类用乙醚熏死,带回实验室分类计数.[结果] 全年共捕到蝇类1 889只,分类鉴定为4科6亚科12属18种.[结论] 本次调查摸清了青石口岸蝇类的本底情况,为今后采取检验检疫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蝇类 种群分布 季节消长
  • 济南国际机场蚊虫种群季节变化情况的调查

    [目的]掌握济南国际机场口岸的蚊虫本底情况,为蚊虫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国际机场常见蚊种的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共采集成蚊5属8种,计2 018只.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是当地的绝对优势蚊种,分别占所采集蚊虫总数的88.50%和9.61%,其它蚊种合计占1.89%.蚊虫的活动全年有2个峰值高峰,7月下旬达到第1个高峰;10月中旬形成第2个高峰.前1个峰值比第2个峰值要高得多.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的活动曲线与生境中整个蚊虫的活动曲线是一致的,但这2种蚊虫之间又有区别.通过比较人帐诱捕法和网捕法所获得的蚊虫季节消长情况可以看出,前者季节消长的活动曲线与生境中整个蚊虫季节消长的活动曲线是一致的,而后者则有区别.气温和降雨量是影响蚊虫季节消长的2个主要因素.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蚊虫的密度随着降雨量增加而增大,反之亦然.而相对湿度、风速、光照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弱.[结论]在济南国际机场口岸应重点加强对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的媒介监测,并应在7月下旬和10月中旬2个蚊虫增长高峰到来之前开展灭蚊工作.

    季节消长 环境因素
  • 扬州口岸蜚蠊本底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扬州口岸蜚蠊本底情况,为口岸控制蜚蠊和鉴别外来种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对扬州口岸蜚蠊采用瓶诱法进行调查.[结果]共捕获蜚蠊296只,分类鉴定为2科2属3种,优势种为德国小蠊,蜚蠊全年密度为0.14 只/瓶.[结论]扬州口岸蜚蠊密度低于国家标准,但仍需进一步做好口岸蜚蠊监测工作.

    蜚蠊 种群 密度 季节消长
  •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蚊类监测报告

    本文报道了新开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蚊类监测结果,蚊类有1亚科2属2种,以致乏库蚊为优势种,占99.15%,全年平均蚊密度为11.9只/人工小时,季节消长曲线高峰为5、6月份,8月又出现一次小高峰,季节消长随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而有差异.

    蚊类 密度 季节消长
查看更多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