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鲜黄花菜.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形成氧化二秋水仙碱,极毒,食用3~20毫克就可致死.二是生荸荠.常吃生荸荠,其中的姜片虫就会进入人体并附在肠黏膜上,可造成肠道溃疡、腹泻或面部浮肿.
白塞氏病是一种以非特异性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色素膜炎、皮肤结节或皮肤小脓包、滑膜炎和脑膜炎,也可累及血管造成大动脉炎、经脉炎和肠道溃疡等.好发于轻壮年,发病年龄20-45 岁,国内报道女性居多.近日我科收治了一名白塞氏病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于局部或全身组织胞浆菌感染所致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不规则发热、呼吸困难、浅表淋巴结肿大、血细胞三系减少等,常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我们在临床上见到1例以胃肠道为首发症状的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目前尚未见报道.由于其原发病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而肠道表现又不具有特异性,极其容易和结核等其他疾病混淆.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调查发现,消化道溃疡正在成为消化类疾病的主因.本文提出以药物治疗为主,以用药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来提高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通过选取在我院就诊的198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综合防治效果要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该方法值得推广.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虽然极少造成喉头水肿危及患儿生命,但咽部症状影响其进食,造成家长焦虑不安.因此,尽快减轻患儿咽部症状就成为治疗的关键.康复液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口腔及肠道溃疡,具有局部消炎、消肿的作用,但有关其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近年来,我们应用康复新液含漱缓解小儿咽部症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消化道慢性肉芽肿性炎症性肠病,是肠道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近年来住院病例逐年增加,该病病变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它与一些其他肠道疾病,如肠结核等在临床和病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困难,易误诊漏诊.文献报道手术前误诊率高达65.2%[1].现将我院近5年确诊的52例CD住院病人的临床诊治作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认识.
病例蔡××,男,58岁.因间断解黏液便2年余,加重伴左下腹隐痛8天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解黄色稀便,4~5次/日,开始以水样便为主,后出现黏液便,时带有少量暗红色血丝,有里急后重及肛门坠胀感,便后肛周烧灼,伴左下腹胀痛,便后可缓解,及有头昏、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盗汗,无果酱样便,在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诊断"克罗恩病".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7岁,2016年2月12日患者因“腹痛1月”入院.既往有慢性髓系白血病(CML)、2型糖尿病5年余,2型糖尿病一直予以“二甲双胍、格列吡嗪”治疗,血糖保持平稳,CML相继予以“干扰素、羟基脲”治疗,自2015年1月11日开始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400 mg qd,2015年10月15日经基因检测示:BCR-ABL P210融合基因阳性,考虑伊马替尼治疗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