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俗称"肺痨",它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一旦感染发病,若不及时、不规范、不彻底治疗,最终导致复发、恶化、产生耐药,转化成难治性肺结核,形成慢性传染源,危害家庭、社会,最终因反复发作引发多种并发症而死亡.此病流行之广,遍及全球,自化疗药物的相继问世,使结核病基本得到治愈,但由于结核病有传染性、潜伏性、抗药性、顽固易发等特点,加之各种原因,结核病仍严重威胁着广大人群的健康,因此,肺结核仍是一个严峻的社会公共问题.为近一步控制本病的流行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现将大庆市发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肺结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与2HRZSF/6HRE的常规肺结核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与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97.7%,空洞闭合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48.8%,空洞闭合总有效率为46.5%.两者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里联合黄芪注射液能有效提高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近年来,难治性肺结核已成为全球结核病控制的一个棘手问题.造成难治性肺结核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流行,HIV合并结核病的增多,人口流动增加等.其中肺结核患者混合感染其他致病菌也是影响肺结核病治疗和康复,造成难治性肺结核的重要原因.
难治性肺结核(intractable orrefracto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日文杂志常采用的名称,用以描述难以治愈的结核病.但其确切定义并无统一认识.
结核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难治性肺结核已成为临床上棘手问题和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一道难题.这不仅给病人带来长期,甚至终生的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有效减少难治性结核病的发生,寻找发生原因和防治对策,本文对53例难治性肺结核病例进行了调查分析.
目的:探究东莨菪碱联合垂体后叶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难治性肺结核,所有患者均有咯血症状,发作大于2次,咯血量:每次300ml,给予垂体后叶治疗效果不佳,加用东莨菪碱.结果:所有患者中,有10例患者止血时间为5d,有37例患者止血时间为7d,有11例患者止血时间为10d,有4例患者用药10d后症状好转,偶出现咯血或痰中带血.由此可知,患者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3.55%(58/62).结论:东莨菪碱联合垂体后叶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咯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如患者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首先考虑该治疗.
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对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我科2007年5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106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组加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随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转阴率分别为79.24%和58.49%,病灶、空洞明显吸收率和总吸收率分别为(85.94%Vs 71.70%)和(45.28%Vs 25.5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对难治性结核有明确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探究自拟肺痨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200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给予自拟肺痨丸治疗,有效率达98.5%,临床证明自拟肺痨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疗效佳,值得推广.
目的 探讨应用PDCA循环方案培训护士对住院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100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PDCA循环法培训护士后护理方式,评价两组护士在培训前后对难治性肺结核疾病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巧的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情况以及自我效能.结果 培训后,25名护士的理论成绩及操作技能评分均有提升,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0. 583,12. 457;P<0. 01).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指引、营养以及休息、药物治疗、防护措施以及定期检查的遵医例数明显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8. 438,11. 237,13. 462, 15. 442,19. 598;P<0. 01). 观察组患者的不适应证、遵医服药、准时复查、情绪管理、合理休息、饮食管理以及自我效能总分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值分别为4. 561,4. 016,5. 128, 5. 815,4. 924,6. 425,13. 521;P<0. 01). 结论 PDCA循环方案培训法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护士的理论知识以及操作技能,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效能.
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介入治疗医治22例复治失败的结核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抗结核有效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化疗方案的正确实施可使95%以上的肺结核新病人获得痊愈,停药后五年复发率小于5%.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与2HRZSE/6HRE的常规肺结核治疗方案,即强化期患者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和乙胺丁醇,1次/d,持续2个月;巩固期患者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1次/d,持续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与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方案,即患者服用左氧氟沙星,400mg/次,1次/d,持续8个月;同时强化期期内给与黄芪注射液肌肉注射,2ml(含黄芪生药2g)/次,1次/d,持续2个月,巩固期给与黄芪颗粒口服,2g/次,1次/d,持续6个月.结果 观察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97.7%,空洞闭合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48.8%,空洞闭合总有效率为46.5%.两者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芪注射液能有效提高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司帕沙星在难治性肺结核咯血中的止血作用.方法 采用难治性肺结核咯血模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咯血临床变化.结果 司帕沙星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咯血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司帕沙星对难治性肺结核咯血有确切效果.
目的 观察胸腺因子D垂体后叶素及抗痨药联合应用,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病人中、小量咯血的疗效.方法 将耐多药肺结核32例,随机分2组,各16例.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及四联抗痨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中加用胸腺因子D.结果 治疗组所有病人治疗6~9d咯血均停止,1年后随访没有再咯血,有效率达100%.全疗程结束后痰菌阴转14例,痰菌阴转率87.5%;对照组咯血停止13例,有效率达81.3%.痰菌阴转12例,阴转率75%.疗程结束后胸部影像检查病灶吸收优胜于对照组.结论 胸腺因子D与垂体后叶素联用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咯血较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更显著的疗效,不良反应少且反应较轻微,价格便宜,值得探讨.
目的:探讨免疫调节剂胸腺法新联合抗结核药化疗对难治性肺结核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32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注射用胸腺法新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痰菌阳转阴情况及肺部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9.4%(59/66),对照组有效率为50.0%(33/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法新联合抗结核化疗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具有很好的辅助增效作用,而且安全.
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结核咯血介入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间于我院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合并出现咯血症状患者76例。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8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护理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和护理满意度为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难治性肺结核咯血介入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情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难治性肺结核病人血管内皮功能评价总的应用。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其内径及血流速速度变化进行检测,患者全身性血管内皮功能可得到间接评价,并与另30例健康受试者形成对照。结果:难治性肺结核病人与对照组在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前后其内径变化及血流速度变化值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难治性肺结核病人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价。
目的:探讨抗痨颗粒辅助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难治性肺结核住院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48例患者采用纯西药治疗,治疗组的5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抗痨颗粒,2次/d,每次1包,30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48例(92.3%),无效4例(7.7%).对照组有效34例(70.8%),无效14例(29.2%).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痨颗粒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难治性肺挝结核,具有作用快、疗程短、疗效高的特点,长期服用未发现毒副作用,是目前中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较为理想的辅助药物之一.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效果及方法.方法 对2001~2011年收治的116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难治性肺结核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外科手术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病变,92.8%术后痰菌持续阴转,且随访2年无复发;5.2%术后继续化疗痰菌阴转;1.0%痰菌持续阳性;1.5%术后短期内死亡.结论 应用外科手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是一种有效的根治难治性肺结核的方法.
目的总结空洞缝合术在难治性空洞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对15年来所做的17例空洞缝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手术效果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17例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顺利,空洞均闭合,咯血停止、痰菌阴转,经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肺部其他结核病变明显吸收,达到临床治愈,病人体力和体质明显改善.结论空洞缝合术比肺切除术简便、安全,对肺功能影响小,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空洞的一种实用的手术方法
耐多药肺结核是排出的结核菌至少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1,2,3].耐多药肺结核的主要原因是不规则化疗,主要特点是化疗效果差、费用昂贵、治愈率低、复发率及病死率均高[4,5,6],其传染将导致难治性肺结核病例不断增加,研究显示外科手术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有效措施[6.7.8],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手术患者的认知程度和手术配合行为,在外科手术治疗中将处于重要地位.
为探索新的抗结核化疗方案及药物治疗难治性肺结核,我院自1998~2000年,对58例痰菌阳性难治性肺结核病人,采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选择同期住院的36例不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治疗的痰菌阳性难治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院与结核病防治所合作,应用氟嗪酸、吡嗪酰胺、异烟肼,同时加用转移因子联合应用,治疗痰涂阳性难治性肺结核30例收到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难治性肺结核(refracto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R-PTB)多与不规则化疗、不合理用药有关,并且复治病例多见.因患者免疫力低下,合并症多及细菌的多重耐药等原因,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难以治愈[1].本组R-PTB病例选自本院1994至1999年8月期间.通过该组病例的治疗与观察,现将其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最小23岁,最大56岁 ,平均年龄46.2岁.病史最短2.5年,最长30.3年,平均5.61年.Ⅱ型肺结核8例,Ⅲ型肺结核10例,X线胸片有空洞者13例,痰菌(+)11例.顽固性大咯血3例 ,自发性气胸2例,恶液质者3例.
自1995~1998年间,我们采用常规化疗加服抗痨散治疗因不规则初治失败,陈旧感染复燃以及对化疗药物耐药并出现副作用的复发、难治性肺结核28例,并设20例常规化疗作对照,结果化疗加用抗痨散治疗疗效显著,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目的 观察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对难治性肺结核痰检阴转率和空洞闭合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肺结核门诊收治的125例难治性肺结核合并空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63例,予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吡嗪酰胺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均为24个月,观察比较2组的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的2个月痰菌阴转率为37.1%,6个月痰菌阴转率为46.8%,24个月痰菌阴转率为51.6%;空洞闭合22例,缩小10例,不变21例,增大9例.观察组的2个月痰菌阴转率为47.6%,6个月痰菌阴转率为71.4%,24个月痰菌阴转率为76.2%;空洞闭合39例,缩小15例,不变7例,增大2例.结论 相较于传统的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利福喷丁能更好的提高难治性肺结核的痰菌阴转率和空洞闭合率,且不良反应更加轻微,是临床治疗中一种可靠的选择.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0例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2HRZSE/6HRE化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7.1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个月末、5个月末、8个月末,治疗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和胸片检查空洞吸收/缩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14%,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难治性肺结核患者,显著提高患者的痰菌转阴率和空洞吸收/缩小率,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1诊断标准1.1难治性肺结核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慢性排菌肺结核"、"耐多药肺结核"的基本含义相同(对两种以上抗结核药耐药,排菌两年以上的肺结核病例).1.2复治化疗失败仍排菌,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一般治疗无效的肺结核病例.
目的:探索治疗肺结核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把208例难治性肺结核病例分成4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3个月后复查对比观察.结果:采用Ⅱ、Ⅲ组治疗方案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结论: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利福喷丁联合治疗难治性肺结核取得了满意疗效.
为提高难治性肺结核治愈率,我所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初治失败、复治又失败)肺结核病例61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