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降纤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总结病人共134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降纤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03例,好转30例,未愈1例,总有效99.19%.结论: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可以经溶栓、抗凝、降纤为主的非手术治疗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从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住院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采用健脾活血利湿为主治疗,西医应用降纤酶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血黏度,并配合循序治疗仪、弹力袜等治疗.结果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53例患者中,临床痊愈9例,显效21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8.11%.结论 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均达到防止血液倒流、减低静脉高压、减轻静脉瓣膜损伤、增加静脉血管弹性、防止血栓蔓延、促使侧支形成的满意疗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1 吕肖锋:糖尿病足感染的药物治疗1.1 内科综合治疗1.1.1 控制血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感染控制后注意胰岛素减量,防止发生低血糖.1.1.2 改善循环:包括抗凝疗法、纤维蛋白溶解疗法(溶栓)、降纤疗法、抗血小板聚集疗法、扩张血管疗法、改善脂代谢.
脑梗死因发病率及致残率高,其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近2年,我们应用巴曲酶注射液(东菱迪芙.北京东菱医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巴曲酶,商品名为东菱迪芙和DF-521,是由生物合成的一种高纯度类凝血酶样物质,属于糖蛋白.它能直接降低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并使纤维蛋白多聚体降解为纤维蛋白单体,因此具有降纤、溶栓、抗凝、抑栓的效应.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间接诱发内皮细胞释放t-PA,抑制了血栓再形成,有助于挽救缺血半暗带神经元,且相对安全.实践中我们对个例进行了短期较大剂量降纤突击治疗后继续给予小剂量维持,效果满意.该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降纤疗法对近期再梗死和进展性脑卒中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降纤疗法、抗凝疗法和抗血小板聚集疗法治疗进行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3例患者。我院使用抗凝疗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降纤疗法、抗凝疗法(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抗血小板聚集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凝血酶原的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的时间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凝血酶原的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的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的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的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减慢,但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降纤疗法、抗凝疗法和抗血小板聚集疗法治疗进行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体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而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目的:观察注射用海王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发病24h内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海王降纤酶进行降纤治疗,使用海王降纤酶10U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第3,5天各用海王降纤酶5U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点滴.结果:使用海王降纤酶越早的病人,偏瘫偏麻、失语治疗效果越好,显效率达到88.33%.与对照组(66.6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海王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目的 探讨行降纤疗法后缺血性卒中患者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6年2月行降纤治疗的10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像学的结果将所选患者分为出血组(n=28)与非出血组(n=74),然后运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行降纤疗法后的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行降纤疗法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发生率为27.45%;心源性脑卒中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均是行降纤疗法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1、0.319,P=0.032、0.028).结论 对NIHSS评分高及心源性脑卒中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降纤治疗时要警惕出现出血转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