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金银花生药不同粒径颗粒及传统饮片的比较研究.方法 对金银花生药不同粒径颗粒和饮片中的浸膏得率和绿原酸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绿原酸的含量及浸膏得率1 号颗粒为2.4160%和40.75%,2号颗粒为2.5044%和44.35%,3号颗粒为2.6406%和46.21%;饮片为2.4720%和43.03%.结论 金银花制成生药颗粒后,2号和3号颗粒煎出率和绿原酸含量均高于饮片含量,1号与饮片相近.可进一步进行金银花生药颗粒代替饮片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丹参生药颗粒代替饮片.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丹参生药颗粒制备工艺条件,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药颗粒、饮片汤剂及免煎饮片中的主要水溶性成分原儿茶醛含量,对浸出率进行比较.结果:丹参生药颗粒的优选工艺条件是:药材粒度为5目,加水量是药材的20倍,煎煮3次,每次15min.3种入煎汤剂中,生药颗粒的煎出率最高,是饮片的1.15倍,免煎剂的3.1倍.原儿茶醛含量也以袋包颗粒为最高,是饮片的1.28倍,免煎剂的2.57倍.结论:丹参生药颗粒的浸出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种入煎汤剂,方法可行,可替代饮片制作汤剂.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 sinicum Kitag.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蒲公英为常用清热解毒的中药,药理实验表明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临床用于各种急慢性感染.其中咖啡酸为主要的有效成分,测定其含量可以有效地评价蒲公英质量[1].
袋泡剂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中药新剂型,它具有符合中医用药特点,服用方便,体积小,利于贮存和便于携带等优点.袋泡剂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全生药型和半生药型.全生药型是全部生药通过精选、烘干、粉碎成符合要求的粗末,再分装而成的袋泡剂.半生药型即部分生药粉碎成颗粒状,部分生药煎汁吸收到生药颗粒中制备出的袋泡剂,目前的袋泡剂大多属于这一类.在此,我们主要是对半生药型袋泡剂的生产工艺进行探讨改进.
目的对比探究根茎类中药材药物饮片制剂与中药生药颗粒剂的应用效能。方法选用各35g的人参、黄芪、党参的中药材,制成中药饮片和中药生药颗粒剂,检测有效成分煎出率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对三种药材的两种不同制剂进行测试。有效成分百分比:人参的生药颗粒98.7%大于中药饮片85.7%;黄芪的生药颗粒97.1%大于中药饮片83.8%;党参的生药颗粒98.4%大于中药饮片的77.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中药生药颗粒剂的有效成分更容易被提取。为后期的中成药生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