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CR4】相关文献(673)
  • 趋化因子CXCL12及受体CXCR4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中国病案》 CSTPCD 2012年3期

    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在胃癌生长、侵袭、转移和胃癌新生血管的形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统计学分析表明CXCR4阳性表达率与胃癌腹膜转移有关(P<0.001);CXCL12/CXCR4可以调节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以及消化道癌等;它们的过度表达可以增加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促进肿瘤的生长与侵袭转移;还可以趋化血管内皮细胞的聚集,诱导微血管的形成和毛细血管的发生.这些发现都提示着CXCL12及受体CXCR4与胃癌发生、发展和迁徙转移过程中有密切关系.因此,对CXCL12/CXCR4的深入研究将有望使其成为胃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CXCL12 CXCR4 胃癌
  • 补气活血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SDF-1、CXCR4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新生微血管数目以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趋化因子受体(CXCR4)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中VIII因子相关抗原(vWF)蛋白的表达,计数微血管数目(MVC);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的SDF-1因子和其特异性受体CXCR4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各给药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均可见vWF因子标记染色的新生微血管,假手术组大鼠心肌中新生微血管不明显,模型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可见到少量新生成的微血管,各给药组大鼠梗死心肌边缘区域可见较多新生微血管。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或P约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中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增多(P约0.05或P约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多(P约0.05或P约0.01)。结论:丹参、丹参黄芪药对等药物可以促进血管的生成,推测这些药物促进血管生成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SDF-1、CXCR4蛋白及mR原NA表达水平,从而增加SDF-1、CXCR4的含量以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

    补气活血药 血管生成 心肌缺血 SDF-1 CXCR4
  • 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对人内皮祖细胞迁移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临床》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2009年3期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对内皮祖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RT-PCR、内皮功能实验鉴定内皮祖细胞,检测其CXCR4受体表达和迁移功能.结果 培养单个核细胞7 d,CD34阳性率为36.3%±23.8%,CD133为19.7%±10.3%,双阳性率为18.6%±10.7%,表达KDR基因,>90%的细胞吸收DiI-ac LDL和FITC-UEA-1.CXCR4表达率为74.8%,对照组、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浓度为10、20和50μg/L时,细胞迁移数分别为3.5、7.4、24.9和28.0个.各组浓度的细胞迁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μg/L组显著高于10μg/L组、50μg/L组显著高于10μg/L组(P<0.01),50μg/L组显著高于20μg/L组(P<0.05).结论 (1)从外周血途径分离、培养和扩增获得内皮祖细胞,表达CXCR4受体;(2)内皮祖细胞可在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的趋化作用下迁移,且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内皮祖细胞 细胞培养 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 CXCR4
  • SDF-1/CXCR4增强骨髓间质干细胞的造血支持作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2008年2期

    目的 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R4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支持CD34+造血干/祖细胞(HSPCs)扩增中的作用.方法 在长期培养基(LTG)中,以大鼠骨髓MSCs作为饲养层体外扩增骨髓CD34+细胞,每周分别加入SDF-1、SDF-1抗体或CXCR4抗体至5周.计算CD34+细胞数和集落形成细胞(CFC)数,以评价造血支持功能.为评估SDF-1/CXCR4对CD34+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进行了杀伤试验以计算增殖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和CD34+细胞中SDF-1与CXCR4的表达;ELISA检测MSCs和CD34+细胞培养基中SDF-1的含量.结果 CD34+细胞数、CFC数和增殖指数在加入SDF-1后明显增加(P<0.01),加入SDF-1抗体或CXCR4抗体后明显减少(分别为P<0.05,P<0.01).CD34+细胞表面表达CXCR4,MSCs则不表达;MSCs细胞内表达SDF-1,而CD34+细胞不表达.在MSCs培养基中检测到SDF-1,在CD34+细胞培养基中未发现.结论 SDF-1/CXCR4在骨髓MSCs支持HSPCs扩增中起重要作用.

    间质干细胞 造血干/祖细胞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R4
  • CXCR4-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体外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临床》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2009年12期

    目的 构建趋化因子受体(CXCR4)小分子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体外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CXCR4高表达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系,设计合成人CXCR4基因不同靶点的能编码siRNA的2条双链DNA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GE-1-U6/kna中构建siRNA表达载体,体外脂质体介导转染MDA-MB-231细胞,用Western blot分析CXCR4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了CXCR4-siRNA表达载体,瞬时转染乳腺癌细胞后能显著降低CXCR4的蛋白表达,可有效抑制人类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 CXCR4-siRNA表达载体通过降低CXCR4基因的蛋白表达能显著抑制人类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有望为乳腺癌转移的基因治疗开辟新途径.

    乳腺癌 CXCR4 小干扰RNA RNA干扰
  • miR-150对糖尿病肾病小鼠MSCs中迁移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TPCD 北大核心 2016年7期

    目的 探讨miR-150对糖尿病肾病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提取糖尿病肾病(DN)小鼠与正常小鼠MSCs,通过成骨、成脂诱导及表面分子的特征鉴定MSCs;通过RT-PCR检测DN小鼠与正常小鼠MSCs中miR-150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XCR4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l(SDF-1)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MSCs诱导分化为脂肪细胞和骨细胞,并且其CD29(97.6%±2.2%)和CD90(99.1%±0.6%)表达阳性,CD45呈阴性表达(17.3%±4.5%),符合干细胞特性.miR-150在DN组MSCs中呈低表达(P<0.05),在正常小鼠MSCs中,抑制miR-150表达后,CXCR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过表达miR-150后,CXCR4及SDF-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DN组MSCs中miR-150表达异常可能是其表达迁移相关蛋白异常的重要原因.

    miR-150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XCR4
  • SDF-1-CXCR4轴与缺血性心脏病的干细胞治疗

    《基础医学与临床》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2006年8期

    干细胞治疗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全新治疗方法 ,其早期临床实验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然而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亟需更深入的基础研究的支持.SDF-1-CXCR4轴在干细胞的动员和归巢中起着关键作用,将SDF-1与干细胞治疗结合将为缺血性心脏病的细胞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本文就缺血性心脏病的干细胞治疗,SDF-1-CXCR4轴在干细胞动员和心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SDF-1 CXCR4 缺血性心脏病 干细胞治疗
  • SDF-1/CXCR4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发生的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TPCD 北大核心 2016年11期

    脑缺血损伤后表达增高的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SDF-1)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可以调控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

    缺血性卒中 神经发生 SDF-1 CXCR4
  • CXCL12-CXCR4/CXCR7轴信号传导通路与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基础医学与临床》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2012年3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XCR4与CXCR7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XCR4与CXCR7作为G蛋白藕联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及其在胞内激化级联信号通路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有密切关系.本文将对它们各自介导的信号通路及其在胞内的级联信号通路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黏附和迁移等生物学特性的关系进行综述.

    CXCR4 CXCR7 信号传导 肿瘤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CXCR4/CXCR7轴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解剖学报》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4年5期

    目的: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SDF-1α)受体CXCR4、CXCR7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 )中蛋白和 mRNA 的表达;及 SDF-1α/CXCR4/CXCR7轴对 BMSCs 迁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和CD34。应用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及CXCR7中和抗体分别阻断CXCR4及CXCR7,通过 Western blotting 和RT-PCR分别检测BMSCs 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本次实验分为单纯BMSCs组( A)、AMD3100预处理BMSCs组( B)、CXCR7中和抗体预处理BMSCs组( C)及AMD3100+CXCR7中和抗体预处理BMSCs组( D)。结果经鉴定第3代大鼠BMSCs中CD29和CD44均呈阳性表达,而CD34表达阴性。 BMSCs中CXCR4、CXCR7蛋白和mRNA均有表达。与A组相比,B组及D组CXCR4及CXCR7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C组只有CXCR7蛋白表达降低(P<0.05);各组CXCR4 mRNA和CXCR7 mRNA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 SDF-1α可以诱导BMSCs迁移,与0μg/L组相比,10μg/L组和100μg/L组穿膜细胞数均显著增多(P<0.01),与10μg/L组相比,100μg/L组穿膜细胞数亦明显增多(P<0.01);AMD3100和CXCR7中和抗体均能抑制BMSCs的迁移作用(P<0.05),当两者同时作用时,抑制效应更为显著( P<0.05)。结论 BMSCs共表达CXCR4、CXCR7蛋白及mRNA;BMSCs的迁移具有SDF-1α浓度依赖性;SDF-1α/CXCR4/CXCR7轴介导BMSCs的迁移作用,CXCR4受体和CXCR7受体对BMSCs的迁移可能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CXCR4 CXCR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印迹法 大鼠
  • 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4T1细胞CXCR4基因敲除稳定细胞株

    《解剖学报》 CSTPCD 北大核心 2018年3期

    目的 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4T1细胞中的CXCR4基因,构建稳定敲除CXCR4基因的4T1细胞株.方法 根据CRISPR/Cas9靶点设计原则,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 上找到CXCR4基因序列的外显子区域,设计两条sgRNA,用LentiCRISPRv2作为载体构建LentiCRISPRv2-sgRNA重组质粒并转化至感受态的Stbl3菌体中,挑取单克隆测序验证并扩大培养提质粒后转染至293T细胞中包装成慢病毒.收集病毒并感染4T1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并用有限稀释法分离培养出单克隆细胞.提取筛选出的单克隆细胞基因组DNA并对敲除位点附近的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用Real-time PCR检测细胞株CXCR4基因mRNA表达情况;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XCR4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 LentiCRISPRv2-sgRN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经过基因组DNA片段PCR扩增测序得1株缺失27 bp的稳定敲除CXCR4基因的细胞株;细胞株CXCR4mRNA的表达量低且几乎无CXCR4蛋白质的表达.结论 通过CRISPR/Cas9系统获得靶向敲除CXCR4基因的重组质粒,并筛选出稳定敲除CXCR4基因的细胞株.

    CRISPR/Cas9 基因敲除 CXCR4 4T1 细胞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法
  • HIV-1与趋化因子受体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HIV-1在借助趋化因子受体(CCR5, CXCR4)感染免疫细胞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对趋化因子受体在HIV-1感染中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对于促进人们了解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及其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CCR5与CXCR4相关抑制剂的作用分析更为艾滋病疫苗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HIV-1与趋化因子受体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HIV-1 趋化因子受体 CCR5 CXCR4 抑制剂 综述
  • SDF-1/CXCR4与多发性骨髓瘤溶骨性病变的关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8年2期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溶骨性破坏是主要的临床问题,其机制与骨髓瘤细胞或骨髓微环境的细胞产生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刺激破骨细胞生成有关,SDF-1a是骨髓瘤骨病发病中的一个重要因子,也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潜在的靶目标.本文就SDF-1/CXCR4的结构,SDF-1/CXCR4在MM患者骨微环境中的表达及对破骨细胞的作用、血浆SDF-1和骨髓瘤细胞CXCR4的表达与MM溶骨病变及预后的关系、SDF-1/CXCR4是治疗骨髓瘤骨病的潜在靶标进行了综述.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CXCR4 多发性骨髓瘤 溶骨性病变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及其受体CXCR4在造血干/祖细胞动员及归巢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4年1期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属CXC型趋化因子,主要在骨髓基质细胞和骨髓内皮等细胞表达,特异性地引起表达CXCR4的造血干细胞的趋化反应,因此在造血干细胞的迁移和归巢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SDF及其受体CXCR4在造血干细胞动员以及归巢过程中的机理进行简要综述.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CXCR4 归巢 动员
  • SDF-1/CXCR4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6年5期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相互作用转导特定信号,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效应.CXCR4在多种血液系统肿瘤中高表达,与疾病的预后、耐药、复发密切相关.用SDF-1抗体或CXCR4抗体能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为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开辟了新途径.本文就SDF-1/CXCR4在血液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耐药、复发和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SDF-1 CXCR4 血液系统肿瘤 12G5
  • Ibrutinib逆转SDF-1α/CXCR4介导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机制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3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SUP-B15中Ibrutinib对SDF-1α/CXCR4轴介导的耐药影响.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表面CXCR4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CXCR4、ERK、Bcl-xL表达水平,qPCR检测CXCR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Ibrutinib增强化疗药物阿霉素诱导SUP-B15的凋亡(17.100%±4.3%vs28.133% ±3.16%);Ibrutinib抑制SDF-1α诱导的CXCR4磷酸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r24h=-0.99659,r4sh=-0.99764,r=-0.99980);Ibrutinib抑制CXCR4下游信号分子ERK、BCL-xL的表达与活性.结论:Ibrutinib增强SUP-B5细胞株对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敏感性,逆转SDF-1 α/CXCR4轴介导的耐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CXCR4/ERK/BCL-xL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Ibrutinib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R4 耐药
  • 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人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及CD49d和CXCR4表达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6年2期

    为了探讨不同的细胞因子组合对脐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的扩增作用及扩增后CD49d和CXCR4的变化,将新鲜脐血标本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有不同细胞因子组合的无血清无基质培养体系中培养7天,在0天,7天检测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及CD34+CXCR4+,CD34+CD49d+的细胞数和集落形成单位(CFU)数.根据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实验分组为:对照组;SF组(SCF+FL);SFT组(SCF+FL+TPO)和SFT6组(SCF+FL+TPO+IL6).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SF组合仅能低水平支持脐血造血细胞扩增,加入TPO后即SCF/FL/TPO组合能有效的扩增脐血细胞,但SFT和SFT6两组之间差异却无明显发生(P>0.05);SF,SFT和SFT6 3组的细胞因子组合均可提高脐血CD34+细胞CD49d,CXCR4的表达,但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SF组合可协同扩增人造血细胞,但协同作用较弱;TPO在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中起重要调节作用,而IL-6作用不显著;SCF/FL/TPO 3种因子组合不仅可促进脐血造血祖细胞的扩增,而且可上调脐血造血细胞CD49d,CXCR4表达.

    脐血 细胞因子组合 体外扩增 单个核细胞 CD49d CXCR4
  • VEGF和CXCR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13年2期

    本研究旨在探索VEGF和CXCR4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44例初治DLBCL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和CXCR4的表达水平,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和生存分析.结果表明,DLBCL患者血清中VEGF和CXCR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EGF和CXCR4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正相关(r=0.743,P<0.05);且VEGF的表达水平与LDH、免疫分型、结外受累数、Ann Arbor分期和ECOG评分相关(P<0.05);CXCR4在DLBCL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LDH、免疫分型、结外受累数和Ann Arbor分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LDH、免疫分型、结外受累数、Ann Arbor分期、VEGF和CXCR4是患者总生存(OS)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免疫分型和血清中CXCR4的表达水平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P<0.05).结论:VEGF和CXCR4在DLBCL患者血清中显著高表达,且二者的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CXCR4是影响患者OS独立不良预后因素,联合阻断VEGF和CXCR4可能成为淋巴瘤的治疗新思路.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XCR4
  • SDF-1/CXCR4在小儿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11年2期

    本研究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AL)血浆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水平和骨髓细胞SDF-1受体CXCR4的表达与髓外浸润的关系.分别收集48例AL患儿、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对照组)外周血浆及骨髓细胞,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AL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外周血浆SDF-1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L患儿和对照组儿童骨髓细胞CXCR4的表达.结果表明:血浆SDF-1水平及骨髓细胞CXCR4表达,在AL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明显高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p<0.01),在髓外浸润组也高于非髓外浸润组(p<0.05).结论:SDF-1和CXCR4在AL儿童呈高水平表达,与白血病的类型、骨髓白血病细胞的迁移、浸润密切相关.

    SDF-1 CXCR4 急性白血病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及其受体CXCR4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与髓外浸润的关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6年1期

    为了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d(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α,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三系白血病的表达及与髓外浸润的关系,对66例急性白血病中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组(3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患者组(20例)、急性单核系细胞白血病(M4+M5)患者组(15例)、髓外浸润患者组(41例)、非髓外浸润患者组(25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三组白血病外周血及骨髓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结果表明:ALL患者组、M4+M5患者组、M2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浆的SDF-1α水平分别为1317.87±220.76,1339.79±187.06,1063.70±190.74,1908.34±135.55(pg/m1),其中ALL患者和M4+M5患者组高于M2患者组,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髓外浸润患者组及非髓外浸润患者组SDF-1α血浆水平分别为1252.49±263.12、1234.91±185.50,(pg/ml),组间无显著差别.CXCR4在ALL患者组、M4+M5患者组、M2患者组白血病细胞上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为78.47±33.96、67.21±24.29、41.66±17.18,ALL患者组及M4+M5患者组明显高于M2患者组(P<0.05).ALL患者组、M4+M5患者组间无显著性差别.髓外浸润患者组CXCR4表达的MFI(81.72±27.63)明显高于非髓外浸润患者组(36.94±11.86)(P<0.05).结论:急性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系白血病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4高表达可能是其易发生髓外浸润的分子机制,3组白血病患者外周血SDF-1α表达水平均降低且与髓外浸润无明显相关,髓外浸润可能更取决于受浸润脏器局部SDF-1α表达水平.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单核系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基质细胞衍生-1α CXCR4 髓外浸润
  • 雷帕霉素对骨髓瘤细胞RPMI8226增殖、凋亡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9年2期

    本研究探讨雷帕霉素对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体外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对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的影响.不同浓度雷帕霉素作用于RPMI8226细胞不同时间,应用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半定量PCR检测雷帕霉素干预RPMI8226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XCR4 mRNA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雷帕霉素对RPMI8226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周期显示细胞阻滞于G0/G1期,G2/M期比例降低,cyclin D1、CXCR4和mTOR mRNA表达下调.结论:雷帕霉素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RPMI822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通过下调mTOR及cyc-linD1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同时通过下调细胞CXCR4的表达,减少骨髓瘤细胞与基质细胞间的黏附及趋化作用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雷帕霉素 骨髓瘤 RPMI8226细胞系 CXCR4 细胞周期蛋白D1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 CXCR4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及其意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4年4期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细胞不同分化阶段的表达特点及其与髓系抗原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采用双色荧光标记法检测B-ALL各分化阶段上CXCR4的表达率及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表明:92.9%的B-ALL表达CXCR4.在B-ALL细胞的不同分化阶段,CD10、CD34抗原的表达率不同,由低到高分化阶段的免疫表型依次为:①CD10-/CD34+;②CD10+/CD34+;③CD10+/CD34-;④CD10-/CD34-.CXCR4在各免疫表型的表达率分别为(27.60±15.25)%,(30.95±15.50)%,(55.62±18.37)%和(77.25±10.86)%,其MFI分别为46.69±15.06,47.43±12.39,79.28±24.71和132.92±88.09.CXCR4在较早期阶段的CD10-/CD34+和CD10+/CD34+B-ALL细胞上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均低于CD10+/CD34-和CD10-/CD34-的B-ALL细胞上的表达,在较成熟的CD10-/CD34-B-ALL细胞上表达最高.CXCR4在伴髓系抗原CD13和(或)CD33表达的B-ALL(my+B-ALL)细胞的表达率为(12.56±3.88)%,MFI为39.82±11.58,不伴髓系抗原表达组(my-B-ALL)的表达率为(37.57±11.58)%,MFI为50.72±13.3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XCR4在B-ALL细胞上的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与髓系抗原共表达时表达下调.

    CXCR4 B-ALL 髓系抗原 CD10 CD34
  • CXCR4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射损伤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13年5期

    本研究旨在探讨过表达CXCR4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移植对照射损伤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采用293FT细胞包装共表达EGFP和Cxcr4慢病毒载体,转导MSC建立稳定共表达EGFP和CXCR4基因MSC(CXCR4-MSC),同时建立稳定表达EGFP的MSC(EGFP-MSC)作为对照,经尾静脉输注接受亚致死剂量(总剂量3.5Gy)照射的BALB/c小鼠.MSC的输注量5×105,设立单纯照射组为单纯对照组.观察小鼠的一般生存状态,统计小鼠生存率.分别于第3、7、14、21、28 d外周血计数白细胞(WBC)和红细胞(RBC),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网织红细胞与网织血小板比例及血小板(Plt)数量.病理观察移植后各组骨髓、脾脏恢复情况.PCR检测MSC在受鼠体内植入情况.结果表明,各组小鼠移植后血象呈先下降、继而上升的一般趋势,其中WBC在1周后开始恢复,且CXCR4-MSC组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显示,CXCR4-MSC组造血器官照射损伤后修复较快.PCR检测发现,移植后7、14、21、28 d均可在受亚致死剂量照射的受鼠体内检测到供体MSC.结论:输注过表达CXCR4基因的MSC可增加MSC植入,并促进照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恢复.

    CXCR4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重建 照射损伤
  • 不同检测体系下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特征的比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9年2期

    为研究不同检测体系下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迁移特征的差异,本研究利用Boyden chamber观察hSDF-1对MSC迁移的影响是否存在浓度依赖性;观察上述体系经50 nmol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10 μmol/LLY294002,50 μmol/L PD98059, 10 μmol/L U73122,126 μmol/L AMD3100以及50 nmol/L维拉帕米等处理MSC后对MSC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MSC迁移能力随着hSDF-1α浓度的递增而逐渐增强,并且发现Wortmannin、LY294002、PD98059、U70312、AMD3100、Verapamil对MSC迁移均有影响,其中U73122、AMD3100对MSC迁移阻断的效应最显著.结论:SDF-1/CXCR4所介导的MSC迁移可能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PI-PLC)和蛋白激酶C(PKC)等信号途径有关.

    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细胞迁移 boyden chanber迁体系 蛋白激酶C 信号转导 SDF-1 CXCR4
  • 过表达CXCR4基因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建立及其功能评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14年5期

    本研究旨在建立稳定表达小鼠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基因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s)并研究其功能.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LV-CXCR4-IRES-EGFP与包装质粒pMD2.G及包膜蛋白质粒pSPAX2共转染293FT包装细胞,应用超速离心法浓缩病毒颗粒;通过调整感染复数(MOI)、感染时间、促进病毒吸附等方法优化慢病毒感染小鼠MSC的条件,建立过表达CXCR4的MSC,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XCR4表达,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增殖能力,Annexin-V和7-AAD双染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迁移能力.结果发现,通过优化感染条件,重组慢病毒载体对MSC可获得较高感染效率,感染后72 h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较强EGFP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到MSC表面CXCR4的表达明显增加.细胞生长曲线和凋亡实验显示,过表达CXCR4不会显著影响MSC增殖和凋亡.Transwell实验显示过表达CXCR4可增强MSC迁移能力.结论:慢病毒载体可介导外源性基因CXCR4在小鼠MSC高效表达.

    慢病毒载体 间充质干细胞 CXCR4
  • 抗CXCR4单克隆抗体12G5对阿糖胞苷杀伤 HL-60细胞效应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5年2期

    本研究通过观察抗CXCR4单克隆抗体12G5对Ara C杀伤HL-60细胞效应的影响,评价其在白血病骨髓残留病变中的治疗价值.培养并共培养HL-60细胞,在共培养体系中采用12G5(10μg/m1)阻抑基质细胞SDF-1的生物作用后,通过MTT法及细胞形态学观察检测不同浓度Ara C对HL-60细胞杀伤作用的变化.药物杀伤效应曲线显示,在20μg/ml Ara C组,对照组中前2天A540值明显下降,但从3-4天开始出现上升,而加12G5实验组中A540值虽然下降平缓,但持续下降,并于观察第5天后低于对照组,整个观察期中未出现反弹.在40μg/ml Ara C组,对照组A540在0-3天明显下降,从第4天开始回升,于第5-6天与实验组曲线交叉,从7-12天对照组A540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并明显高于实验组,而加12G5实验组曲线在整个观察期间虽然在7-9天有小幅度攀升,但总的趋势是下降.细胞形态学观察显示,在两个浓度组,对照组HL-60细胞数量最初明显减少,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实验组结果正相反.结论:12G5减弱Ara C对HL-60细胞的早期杀伤作用,但12G5增强Ara C总体杀伤作用,同时,延缓HL-60细胞对Ara C的耐药性,因此12G5有助于白血病骨髓残留病变的治疗.

    CXCR4 12G5 单克隆抗体 阿糖胞苷 HL-60 残留白血病 药物敏感性
  • SDF-1及其受体CXCR4在急性白血病与淋巴瘤表达的初步研究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5年2期

    为了探讨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基质细胞源因子-1(SDF-1)及其骨髓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CXCR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对28例血液肿瘤患者及12例正常人的骨髓及外周血指标进行了检测,采取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梃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SDF-1表达.结果显示:28例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SDF-1和骨髓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SDF-1和CXCR4两因子之间的表达有相关性(r=0.831,P<0.01).部分存在明显的髓外转移和多个淋巴结浸润的血液肿瘤患者CXCR4的表达较高.不同类型的血液肿瘤之间CXCR4的表达可能存在差异(P<0.01).结论:骨髓细胞与外周血清CXCR4和SDF-1的高表达可能作为一种特异性的血液肿瘤标志,CXCR4的高表达可能与血液肿瘤的浸润程度相关.

    血液肿瘤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 CXCR4 急性白血病 淋巴瘤
  • 抑制SDF-1活性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系增殖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4年2期

    本研究通过观察抑制SDF-1活性对HL-60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趋化因子SDF-1在维持HL-60细胞生存能力中的作用.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并与HL-60细胞共培养,采用SDF-1受体CXCR4单克隆抗体阻断SDF-1生物活性后,用MTT法检测HL-60细胞活力、用流式细胞术观察HL-60细胞增殖周期变化、检测细胞膜表面CXCR4表达,同时检测CXCR4单克隆抗体应用前后HL-60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显示,抗CXCR4单克隆抗体可下调HL-60细胞膜表面CXCR4的表达,同时处于G0/G1期的细胞增多,处于S期的细胞减少,而白血病细胞存活率下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结论:抑制SDF-1活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SDF-1 HL-60细胞 CXCR4 细胞增殖 白血病
  • SDF-1/CXCR4轴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促进巨核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9年2期

    本研究探讨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受体CXCR4在人脐血源基质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derived stromal cells,hUCBSCs)促进巨核细胞增殖中的作用.以巨核细胞系HEL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分HEL/hUCBSC共培养组、HEL/骨髓基质细胞(human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hBMSCs)共培养组和HEL悬浮培养组.应用ELISA法检测hUCBSC和hBMSC培养上清SDF-1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HEL细胞CXCR4蛋白表达,RT-PCR检测CXCR4 mRNA表达.结果表明:hUCBSC高分泌表达SDF-1,其分泌高峰在培养第8天,稍迟于hBMSCs.与hUCBSCs共培养的HEL细胞,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检测均显示其CXCR4蛋白的表达较弱(P<0.05),且可在部分HEL细胞胞浆中发现红色点状荧光.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条件下HEL细胞CXCR4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UCBSC在分泌SDF-1和调控巨核细胞表达CXCR4方面起重要作用.

    SDF-1 CXCR4 脐血 基质细胞 巨核细胞
  • SDF-1/CXCR4对脐血AC133+细胞趋化功能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TPCD CA 2009年2期

    本研究探讨SDF1/CXCR4系统在脐血AC133+细胞趋化中的作用.用跨膜迁移实验(Transwell实验)确定SDF-1最佳趋化浓度,采用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脐血AC133+细胞表面CXCR4表达水平,并评价SDF-1最佳趋化浓度条件下细胞迁移率.结果发现,随着SDF-1浓度的增加,新鲜脐血AC133+细胞迁移率升高,但SDF-1浓度达到150 ng/ml时迁移率趋于平稳;当CXCR4阻断型抗体作用后,迁移率与未加SDF-1组无差异.重组人造血生长因子组合SCF、FL、TPO体外培养AC133+细胞时,在培养的早期趋化因子SDF-1受体CXCR4的表达升高,同时迁移率也升高,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XCR4表达量渐渐降低,迁移率随之降低.结论:AC133+细胞趋化率与CXCR4表达量间存在相关性.

    脐血 AC133+细胞 SCF1/CXCR4 SDF-1 CXCR4
查看更多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