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的合理饮食对胎儿的健康发育和成长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美国营养学会关于"现代女性孕期营养指南(简称MFYPNG)"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孕期营养,既要提供胎儿的需求,更要随着母亲的生理变化酌情增量,假如这段时间饮食不当与不科学,或是营养不足与不均衡,不但对母亲本身健康有莫大的危害,对于孕育期间体重不足或生长迟滞的胎儿,发生早产、死产、脑发育不全、智能低下,甚至先天畸形的机率都较正常体重胎儿为高!所以,在孕期的妇女一定要合理搭配好饮食.
在美国电影<雨人>里,由著名影星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主人公雷蒙,是典型的自闭症患者,咬字不清,总是把自己的名字叫成"rainman(雨人)",却拥有着神奇的记忆能力.
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chromosome,FraX)是由于X染色体畸变导致的以智能低下为主要表现的染色体病.本文就脆性X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细胞遗传学特征以及遗传规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上早期诊断、遗传咨询和生殖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为探索智能低下儿童训练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163例智能低下儿童的高危因素;按波特奇(Portage)及弱智儿童早期教育法进行功能训练,训练2个疗程以上的56例为训练组;训练1~2次的31例为对照组,分析训练效果.结果163例智能低下儿童中母孕期有高危因素者136例(83.5%);训练组儿童智商(IQ)或发育商(DQ)训练前得分66.1±3.7;训练后得分82.66±9.57,差异有显著性(P<0.01);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和过期产儿训练效果好,训练前后IQ(DQ)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1~5岁患儿训练前后IQ(DQ)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智能发育落后的儿童,在5岁前按Portage及弱智儿童早期教育法坚持训练,会取得显著效果.
新生儿疾病筛查作为最有效的公共卫生举措之一,至今开展已近50年。从1962年单一的筛查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开始,随着筛查技术的提高,其目前已发展成为包括对内分泌系统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血红蛋白病、传染性疾病(弓形虫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囊性纤维化、先天性代谢病在内的50余种病种的筛查。其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和PKU是最常见的新生儿筛查疾病[1]。作为降低出生缺陷的第3级预防措施,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和降低儿童智能低下的一项重要工作,已成为20世纪公共卫生的一项创举。
患者男,36岁.因发作性抽搐伴智能低下17年,于2007年6月11 13入院,患者自1990年无明显原因出现阵发性抽搐,历时3-5 min不等.开始每年发作2-3次,曾诊断为癫痫,服用大仑丁等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且智能逐渐低下.
目的研究综合康复干预对智力低下儿童智能发育的影响 ,并探讨其行之有效的临床康复方法及效果 . 方法对 95例智力障碍者进行病因分析并开展系统的医疗教育及康复治疗 . 结果全部患者总有效率 73. 2% . 结论综合康复干预有益于智力低下儿童智能水平的提高 .
新生儿低血糖症所致脑损伤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持续反复的低血糖可以造成不可逆性脑损伤,甚至死亡,早发年龄越小,脑损伤越重.存活者常留有不同程度的智能低下,对人口素质的提高影响极大,对新生儿低血糖性脑损伤的早期干预相当重要.
目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可以从电生理角度评价听觉传导道路各种神经核团的功能状况.同时对于脑干功能的成熟和完善情况也提供信息.有关儿童行为异常的病因至今不清楚或仅仅某一种非特定的脑损伤被推测.方法通过对11例抽动-秽语综合症、14例多动症及21例智能低下的儿童作BAEP测试,同时以22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以求寻找其脑损伤的电生理学特征.结果智能低下组有2例来自下丘的反应波(Ⅴ波)消失,有1例来自听神经反应波(Ⅰ波)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延长智能低下组明显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抽动-秽语综合征组及多动症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中枢传导时间,代表听神经反应波(Ⅰ波)到下丘反应波(Ⅴ波)的传导时间,在正常对照组中最短,而在多动症组中明显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抽动-秽语综合征组及智能低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多动症和智能低下的儿童中有脑损伤存在的电生理学依据,至少在涉及听觉功能的脑干部分.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对一些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在新生儿期临床症状未出现前,用实验手段明确诊断,使患儿得到及早治疗,以降低残疾、死亡的发生率.新生儿疾病筛查能早期预防某些成年疾病[1],是预防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生儿疾病筛查研究,现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和苯丙酮尿症(PKU)为主要筛查病种.CH和PKU是引起小儿智能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预防儿童智能发育落后和提高出生人口健康素质,我县自1999年开始了CH和PKU的筛查工作,现将1999-2008年筛查结果回顾分析如下.
[目的]总结俞景茂教授运用补肾法治疗小儿遗尿、智能低下、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提出遗尿、智能低下、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病机,总结补肾法在临床实践中的辨施要点和分析临床典型案例,阐述俞景茂教授运用补肾法治疗小儿遗尿、智能低下、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经验.[结果]俞景茂教授分别以温补肾阳法、滋补肾阴法、滋水涵木法为治则治疗小儿遗尿、智能低下、多发性抽动症,临床疗效佳.[结论]俞景茂教授运用补肾法治疗小儿遗尿、智能低下、多发性抽动症疗效显著,对儿科临床实践具有启示意义.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PD),是一种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变.患者多数在门诊用药物治疗,有条件者可行脑深部微电极刺激(DBS)治疗.在疾病早期,患者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其护理主要在于指导和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随着病情发展,护理任务则越来越重,尤其是晚期卧床不起的患者,更要重视家庭护理.近5年来,我们对门诊80例PD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并给予健康教育和家庭护理,取得了较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80例PD患者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5~76岁;病程8~13年.1,2临床表现:1.2.1典型症状:本组80例均具有典型的PD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假面具表情,前倾身躯(猿猴姿势),慌张步态,齿轮状肌张力增高,搓丸样震颤,起动缓慢,连带运动减少,伴智能低下或精神障碍(抑郁和焦虑).1.2.2临床分型:一般分为三型:(1)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震颤综合征;(2)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痴呆综合征;(3)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震颤、痴呆或抑郁综合征.以前两型多见,一般有震颤者少痴呆,有痴呆者少或无震颤,第三型较少见.
我们对临床诊断智能低下126例患儿,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检测,发现患儿脑干听神经传导通路各波潜伏时限和波间潜伏时限均有延迟,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