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相关文献(6)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研究

    《国际病毒学杂志》 CSTPCD 2015年z1期

    目的 分析和探讨采用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选2013年07月~2014年07月期间,我院儿科接收的78例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按照抽签法将他们平均的划分成两组(每组患儿各有39例),对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对观察组患儿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诊治情况和效果.结果 临床比较统计显示,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87.1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其治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好,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诊疗措施.

    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 热毒宁注射液 临床效果
  • 重组人γ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100例

    目的: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临床治疗中,重组人γ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感染科治疗的200例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当作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把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辅助重组人γ干扰素雾化吸入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用药7d后比较治疗效果,包括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免疫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咳嗽、气喘、发热、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改善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IgE水平上,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IgA、IgG、IgM水平上,两组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IL-4及IFN-γ改善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γ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效果显著,能加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 重组人γ干扰素 雾化吸入治疗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34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患儿,观察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鼻塞流涕停止、咳嗽停止及咽部充血消失时间,以及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01%(6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61%,52/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鼻塞流涕停止、咳嗽停止及咽部充血消失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热毒宁 利巴韦林 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
  • 滴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70例

    2002年5月~2003年8月,我院采用滴宁滴鼻治疗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7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35例,根据发病季节、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均符合"小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诊断标准"[1].随机分成治疗组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3天~6岁,其中婴幼儿(3天~3岁)57例,学龄儿童(3~6岁)13例;对照组65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5天~6岁,其中婴幼儿51例,学龄儿童1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具可比性.

    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 滴宁 滴鼻治疗 利巴韦林颗粒剂
  • 4010例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检测分析

    目的:研究某地区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问题,为临床早期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做好院内交叉感染的预防提效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在云浮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4010例参与研究,利用美国DHI公司(Diagnostic Hybrids Inc,USA)提供的试剂盒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流感病毒(IA)、流感病毒(IB)、副流感病毒一型(PF1)、副流感病毒二型(PF2)、副流感病毒三型(PF3)、和腺病毒(AD)抗原7项荧光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010例患儿中有896株为阳性,检出率为23.08%;7种病毒高发期大多集中在1、3、5、6月份.结论:导致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呼吸道病毒,症状轻微时仅仅出现呼吸道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病毒性肺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导致小儿出现医院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快速检测呼吸道病毒的多病原,有助于指导疾病诊断以及临床隔离.

    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 直接免疫荧光法 流感病毒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与作用机制分析

    《家庭医药》 2018年2期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回顾2017年8月-2017年11月84例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并分组.对照组用常规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热毒宁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转归率;咳嗽、流涕、咽痛等的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儿免疫和炎性情况.结果:热毒宁组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转归率高于对照组,P<0.05;热毒宁组咳嗽、流涕、咽痛等的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免疫和炎性情况相近,P>0.05;干预后热毒宁组免疫和炎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和炎性情况,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加速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热毒宁注射液 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 效果 作用机制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