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灭菌效果鉴定和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载体定性灭菌试验方法,比较不同材质制备的灭菌过程验证装置(PCD)内生物指示剂抗力,建立其灭菌效果评价方法.结果 在灭菌柜满载条件下,通入甲醛蒸汽混合气体维持灭菌温度80℃,蒸汽中甲醛浓度为100 mg/L,维持灭菌时间为12.5 min(半周期),自制PCD两种管腔内各种载体上嗜热脂肪肝菌芽孢达到完全杀灭,而商品PCD内菌片上嗜热脂肪肝菌芽孢则不能达到完全杀灭.结论 自制生物PCD对低温蒸汽甲醛的抗力低于商品生物PCD,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灭菌效果验证以选用商品生物PCD更严格.
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在灭菌过程中过氧化氢气体扩散和等离子放电杀菌效果,探讨灭菌过程的主导因素.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分别观察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过程中过氧化氢扩散和等离子体放电的杀菌效果.结果 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装置设定条件下,灭菌腔内温度50℃、过氧化氢扩散2.5 mg/L,不启动放电过程,作用42 s可完全杀灭载体上嗜热脂肪肝菌芽孢.在灭菌腔内温度50℃条件下,不用过氧化氢气体,仅启动等离子放电作用15 min,对载体上嗜热脂肪肝菌芽孢杀灭对数值<2.0.结论 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过程中,其主导杀菌作用是气化过氧化氢及其扩散状态,等离子放电仅起到辅助作用.
研制自动启闭式金属容器作为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包装,以解决手控开关容器二次污染问题.为证实其实际使用效果,采用下排气式和脉动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经126℃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处理20 min,对自动启闭金属贮槽和消毒盒内的生物指示剂灭菌合格比例分别为24/30~28/30和23/30~26/30;化学指示卡及留点温度计均达到完全合格指标.经132℃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处理8 min,对两种自动启闭金属容器内三种指示器材全部达到灭菌合格要求.结论,两种自动启闭金属容器不适合于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使用,在132℃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内灭菌8 min可达到灭菌要求.
为评价新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临床灭菌效果,以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的方法,对其实际灭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连续10次B-D试验结果全部符合要求,各测试点灭菌温度在131~135℃之间,温度分布均匀.经40次生物和化学监测,生物指示剂全部无菌生长,化学指示卡变色均匀达到要求.结论,新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运行稳定,灭菌效果可靠.
为检测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柜室密封性能,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观察了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工作状态下压力、温度及灭菌效果的变化.结果,对正常使用的灭菌器,进行了2 160次空气漏入速率和263次密封时间检测,检测出37次密封性能不合格;B-D试验和灭菌效果检测合格率保持在82%左右.结论,密封试验可检测常规方法难以判断的隐蔽的灭菌失败,密封性能下降影响灭菌效果.
目的 比较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式和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自含式(快速)测定脉动真空灭菌器灭菌效果.方法 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式及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自含式(快速)置脉动真空灭菌器于132℃~134℃8min进行灭菌后,比较生物监测结果.结果 两种生物监测结果一致,培养结果均为阴性,合格率100%,但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自含式生物监测法耗时短,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成本较低,优于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式生物监测法.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生物监测法是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的活菌对灭菌效能进行监测,根据其微生物的死亡情况以判断灭菌是否成功.它是确定压力蒸汽灭菌物品达到灭菌与否的最可靠方法.
2002年11月9日,西安市卫生防疫站对陕西省血液中心消毒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用化学检测法和生物监测法(嗜热脂肪杆菌芽孢法)检测压力蒸汽灭菌器效果均符合规定.但对灭菌效期内放置在25℃以下的手术剪刀进行抽检,培养检出需-厌氧菌.
B-D试验是用来检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排除效果.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有时B-D图出现变色不均匀现象,但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片检测结果合格.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最佳生物监测方法,以便及时、准确地判断灭菌效果,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方法 2013年4-12月,每天第一锅次同时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和环氧乙烷(E0)灭菌快速生物培养指示剂(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对2台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进行生物监测.结果 2台灭菌器共进行两种生物监测各520次,其中合格515次,不合格5次,合格率均为99.04%,两种生物监测结果一致,快速生物监测结果合格后可及时放行灭菌物品,满足了手术和诊疗需要;监测不合格时及时处理.结论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和EO灭菌快速生物培养指示剂(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配合使用是目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理想的生物监测方法.
目的 对4种类型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试剂进行应用对比,为手术器械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9—12月对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的4种类型的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试剂进行研究,包括北京四环SSI.K31型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普通菌片类)、北京四环自含式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试剂(48 h自含式试剂)、美国3M公司1292生物指示剂(3M1292)、美国3M公司1492生物指示剂(3M1492),经132℃、480 s压力蒸汽灭菌后进行培养,根据不同试剂类型,在不同时间得出培养结果,调整抽真空次数和灭菌时间,记录分析芽孢杀灭情况.结果 在4种类型实验管培养中,普通菌片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出现差异性,其他3种自含式试剂的培养结果一致;普通菌片用时最长,3M1492用时最短.结论 普通菌片利用7 d菌片培养细菌,在移植过程中有潜在污染机会,易造成假阳性结果.利用自含式芽孢生物指示剂可避免假阳性结果产生,方便快捷.极速生物监测能在最短时间判读监测结果,可以实现手术器械的无缝对接,加快周转,实用价值更高.
在综合性医院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器械、物品、敷料等需要高压灭菌,因此供应室的监测与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要做好供应室的监测工作.监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消毒识别.为进一步防止已消毒物品与未消毒物品相混淆,可采用无菌物品的包装外面贴3M胶带的方法,因为3M胶带与灭菌物品经高压灭菌后可变成深褐色.对于较大的器械包、敷料包等中央要放置化学指示管或卡,若高压灭菌后化学指示管内的颗粒未熔化或卡未变色,则说明渗透未达到,所消毒灭菌物品便不可使用.另一种方法为生物监测或B-D监测.为保证消毒灭菌效果,必须每月对高压锅进行监测.压力蒸汽灭菌锅可采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监测,即每锅放置5个点(上层中心,中层左前、右后,下层左后、排气管附近),灭菌后取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的菌管,须在56摄氏度的专门培养器内进行细菌培养,24h看颜色变化,48h看结果,如培养基由淡紫色变为黄色混浊,则表明有细菌生长,反之培养基不变色为灭菌合格.目前已有厂家生产出2h即可得到检测结果的生物指示剂.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锅则采用B-D监测.即将B-D包放于灭菌锅温度最低处,如果灭菌后颜色变化均匀一致便说明灭菌合格. 其次要做好供应室的管理工作.一是每年对供应室消毒员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合格人员持证上岗.同时还要进行关于高压灭菌锅的构造、原理、保修以及微生物学、院内感染等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二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灭菌时间、温度、压力、饱和蒸汽状态等.三是灭菌物品出锅时必须立即封闭储槽及各种有孔器皿;放置无菌间,由专人负责,分类存放,标明消毒日期,认真做好记录,并将记录存档3年.四是供应室、无菌间每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两次,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等监测一次,发现超标及时整改.
高压蒸气灭菌是一种效果可靠、各级医疗单位普通采用的一种灭菌方法.目前采用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培养进行生物监测灭菌物品是否达到无菌,为了做好灭菌生物监测工作,尽量减少操作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使生物监测试验准确,我们采用牛皮小纸袋、硅胶塞试管、螺旋瓶盖试管3种不同方法包装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观察生物灭菌监测效果,从而寻求一种操作简便、有效的生物指示剂包装方法,现报道如下.
[目的]观察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对凡士林纱布的灭菌效果.[方法]采用载体定性杀菌试验方法进行灭菌试验.[结果]当灭菌器充分排除冷空气,温度控制在121~126℃时,用自动启闭式铝盒或用搓开盒盖的密闭盒盛装油纱,放入灭菌器内桶上层或中层,作用60 min,盒内80层凡士林纱布可达灭菌要求;当盛装油纱的容器置于内桶底层时,灭菌效果则难以保证.对自动启闭式铝盒盛装的凡士林纱布121~126℃作用30 min,间隔24 h,再次重复灭菌,40层油纱处经培养仍有活菌生长.[结论]手提式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用于凡士林油纱灭菌是可行的,但要严格控制冷空气排除时间、灭菌温度与时间、盛装容器、油纱比例与层数,以及盛装容器在压力蒸汽灭菌器内桶放置位置,以保证灭菌效果.应用下排气压力蒸汽对凡士林油纱灭菌不适于采用隔日重复灭菌的方法.
目的 选择结果准确、价廉、操作简便的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监测方法 .方法 将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装入10 mL刻度螺旋瓶盖试管,与凯斯普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指示剂同时进行灭菌效果生物监测.结果 螺旋瓶盖试管装菌片15次75管均为阴性;凯斯普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指示剂15次15管均为阴性.结论 螺旋瓶盖试管装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片可用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监测.
我院自2004年6月开始应用3M快速生物指示剂对3台脉动真空灭菌器进行灭菌效果监测,现将监测的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 3M公司生产的1292快速阅读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压力蒸汽灭菌快速生物阅读器的使用,针对其特性寻找管理办法,保障医疗器械的安全流转与使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消毒供应中心所做的压力蒸汽灭菌快速生物阅读器的生物监测资料,并随机对普通48h和快速生物阅读器3h2种生物监测模式进行一致性测试,探讨对快速生物阅读器规范的使用及管理办法.结果 该院消毒供应中心所做的压力蒸汽灭菌快速生物阅读器的生物监测共2614批次,全部合格,临床上无灭菌物相关感染报道,2种生物阅读器生物监测模式经一致性测试:同批次、同等消毒温度和时间灭菌条件下共测试43批次;同批次、同等消毒温度和不同等时间梯度灭菌条件下共测试12批次,二者阳、阴性判读结果高度一致.结论 压力蒸汽灭菌快速生物阅读器生物监测的准确性、可靠性好,操作、使用便捷,省时,可靠,能够保障压力蒸汽灭菌器械流转的安全性和周转率.
牙科手机(下称手机)消毒与灭菌不彻底存在医源性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高压蒸气灭菌是WHO及我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推荐的方法,应用最普遍,效果可靠[1]。但是,较高温度和过长时间的高压蒸气消毒(如134℃6 min),对手机的轴承、轴芯、风轮等引起的损耗较大,会缩短手机的使用寿命,间接或直接提高医疗成本。为了达到切实有效的消毒目的又能减轻热力对手机的损耗,适当缩短消毒时间或降低温度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2],本文进行杀灭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和HBsAg的试验,以筛选出手机消毒的最佳温度和时间(杀灭芽孢和HBsAg的较低温度最短时间),并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生物监测是判断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最可靠的方法,是利用嗜热脂肪杆菌芽孢的活菌对灭菌效能进行监测,根据其微生物是否死亡来判断压力蒸汽灭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