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82岁高龄,本应安享天伦之乐,夏桂成却坚持每周出4次门诊,但他一点儿都不嫌多,因为"过去每天问诊五六十个患者".夏桂成是我国中医妇科学科的著名学术带头人、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首批指导老师.从医五十年来,他潜心中医药学理论研究,创造性地运用奇偶数律、五行生克以及现代医学、现代科学的成果,创立了当代完整的中医妇科调周理论体系,被业界称为当代中医妇科的"里程碑",为发展中医学术作出了杰出贡献.通过实践这一理论,他治疗了妇科中的许多疑难杂症,使无数患者为人父母,被称为"送子观音".
江苏省中医院夏桂成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在近50余年妇科诊疗中,对妇科疾病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尤以不孕症最为突出,首先提出经间排卵期的观点.笔者于侍诊期间对夏桂成教授反复强调“心”在妇科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颇有体会.现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全国著名中医妇科学专家夏桂成教授,从医几十年,在中医妇科领域上颇多成就.他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深化中医辨证论治手段,形成独到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对于月经顽疾,夏老常认为与月经周期演变失常有关,而月经周期演变失常,必与阴阳消长转化的运动变化有关.经过他多年的探讨和应用,系统地将一个周期分为行经、经后、经间、经前四个时期和不同时期的不同阶段,并从生理、病理及治疗上研究,形成了一套颇有特色的"补肾调周法".笔者通过阅读<临床中医家--夏桂成>学习夏老"补肾调周法"后,体会尤深,收益匪浅,现试述如下.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困扰围绝经期妇女的一种常见疾病,约1/3围绝经期妇女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的自我调节达到新的平衡而无自觉症状,2/3妇女则可出现一系列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变化的症状而需要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激素替代疗法,但因其存在诸多禁忌证以及远期致癌风险,故临床使用存在局限性.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擅治围绝经期综合征而闻名中外,笔者幸承教诲,受益匪浅.本文将夏桂成教授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思路与方法作如下探析.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临床常见的女性内分泌紊乱性疾病,远期可引起代谢、心血管等多器官、多系统异常。本文总结任青玲教授根据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心-肾-子宫生殖轴理论治疗PCOS的经验,以飨同道。
不孕症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7%~10%,其中女性因素约占40%,排卵障碍者占25%~35%[1]。卵巢功能异常的不孕症患者经间期顺利受孕不仅需要行经期除旧生新、经后期顺利阴长,更需要经前期阳长充足以养胎,故质量好的胚胎顺利形成需要4期时间。所以调周法[2]在不孕症中的应用较为重要。20世纪60年代夏桂成教授即对月经周期及调周法有所认识,70年代中期开始用中药周期治疗,80~90年代通过对调周法的运用和探讨不断深入,将月经周期分为行经、经后、经间、经前4期,直至后来的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排卵期、经前前半期、经前后半期、行经期,形成卓有特色的见解。张晓甦老师从事妇科临床30余年,在治疗卵巢功能异常不孕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形成注重心肝脾肾、用药归经、用药平和及根据患者体质用药等独到的调周用药特点。现将张老师的用药经验介绍如下。
目的: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以下尊称“夏师”)临证遣药态势,传承研究夏师宝贵的学术经验.方法:选择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夏桂成教授门诊病历数据库”中符合本研究纳入要求的病历,导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临床科研共享系统数据仓库中,对病历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对夏师临证遣药态势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夏师行经期临证遣药态势呈现“动静之中,以动为主;升降之中,以降为主”的特点,其“动”“降”在于动促转化、活血排经、利湿化浊、因势利导、理气行滞;经后初期临证遣药态势呈现“动静之中,以动为主;升降之中,以降为主”的特点,其“静”“降”在于养血滋阴、清肝宁心以恢复阴长,“动”在于调畅肝脾;经后中期临证遣药态势呈现“动静之中,以静为主,静中有动;升降之中,以降为主,降中有升”的特点,其“静”“降”在于养血滋阴、清肝宁心以促进阴长, “动”“升”在于阳中求阴、动促消长;经后末期临证遣药态势呈现“动静相对,升降并存”的特点,其“静”“降”在于养血滋阴、清肝宁心以助阴达重,“动”“升”在于阳中求阴、动促转化;经间期临证遣药态势呈现“动静相对,升降并存”的特点,“静”“降”在于养血滋阴、清降心火以维持重阴,“动”“升”在于阳中求阴、动促转化、活血通络;经前期临证遣药态势呈现“动静之中,静大于动;升降之中,以降为主”的特点,其“动”在于扶助阳长、维持重阳、疏肝理气,“静”在于阴阳并重、清肝宁心、固护胎元,“降”在于清降心肝之火.结论:夏师临证遣药态势,顺应女性月经周期中阴阳血气活动特点,为夏师学术经验的一大特色.
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创立的“调整月经周期节律法”,根据月经周期生理病理特点,将月经周期分为7期: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排卵期、经前前半期、经前后半期、行经期.夏桂成教授在每个月经分期的调治,论治都极有特色和疗效.文章探讨经期的基本方及辨病选方用药,用五味调经散作为治疗月经期的基础方,同时结合辨病“温、通、下、利”,紧扣“心、肾”,因势利导,促进经水排泄,去旧陈新,开始新一轮的阴阳转化,推进月经周期节律的圆运动向前发展.
文章介绍了夏桂成教授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方法.夏老师认为该病的发生是由于妇女更年期心-肾-子宫生理生殖轴功能的紊乱,本质上是更年期肾阴亏虚,癸水不足,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发生心(包括肝)火偏旺、心神不宁,出现潮热汗出、心烦失眠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该病日久可导致郁火、血瘀、痰浊等病变,形成更年期复杂和顽固的状态.治疗上应滋肾养阴,清心安神,并结合心理疏导,必要时配以适当的激素替代治疗.
不孕症为妇科常见且难治之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在女方因素引起的不孕中,排卵障碍为首要发病原因.夏桂成教授将月经周期分为经期、经后初期、经后中期、经后末期、经间期、经前前半期、经前后半期这7个时期,并且认为月经周期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整体,卵泡的生成和排出与月经周期的各个时期均有密切关系.夏桂成教授运用调周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疗效显著.文章从月经各期的生理、病理、治法、方药及兼夹症处理方面着手,浅析夏教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经验.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所致痛经特征是继发性和渐进性加重,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四肢厥冷,甚则昏厥虚脱.夏桂成老师从事妇科临床50余载,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不孕的常见病因,主要以肾阴亏虚、癸水不足为发病基础,伴随脏腑失调、寒热失调、病理产物交织等表现.夏桂成创制的七期调周法顺应妇女月经周期演化规律,以“心-肾-子宫轴”为核心纵向调节,着眼妊娠5大因素——癸水、血海、精卵、温度、子宫,按期调整月经周期.在经后期、排卵期因势利导,诱发促进排卵,提高卵泡质量;同时祛除多囊卵巢综合征病理过程中产生的心肝郁火、痰湿脂肪,促进心肾相交,改善代谢紊乱状态,使患者恢复排卵和正常的生殖节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困扰着7%~50%育龄妇女,是导致约6%不育夫妇的主要不育原因.笔者有幸跟随著名中医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夏老师治疗EMS所致不孕(简称内异症性不孕)经验介绍如下.
崩漏是中医妇科常见的月经紊乱疾病.夏桂成在古代医家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构架于“心(脑)-1肾-子宫轴”“心(脑)大主”之上的以心肾不交为主体、同时累及肝脾的崩漏病机,治疗上重视“心肾同调”,形成了“调周”和“调轴”统一的崩漏理论,与其“月经周期节律”理论相统一,在各年龄段的崩漏治疗中保持体例一致,同时其崩漏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高度契合.
夏桂成教授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心-肾-子宫轴功能发生紊乱、心肾不交所致.本病虽病在肾阴亏虚,癸水早竭,但与心关系密切.发病多因患者长期精神紧张导致心神不宁,心火上炎,心血营阴暗耗,久之使肾阴愈亏,不能生精化髓充养心神,恶性循环而发本病.应结合月经周期节律调节法,从心肾论治,首重治心,清心火、滋心阴,使心火先降,“心静”才能“肾实”,心肾相交,使早竭之天癸重生,重新建立心-肾-子宫轴的阴阳平衡,恢复正常生殖内分泌,经候如常而治本.
我省名医夏桂成老师从事妇科临床50余载,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其经验简要介绍如下.
排卵,一般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一月一行者,发生在两次月经中期.期外排卵,是正常排卵期之外发生意外排卵的现象.王淑贞[1]指出:"临床有周期第7天前后性交而怀孕,是性交引起期外排卵,还是精子存活时间延长,尚不清楚."夏桂成[2]也谈到"在不孕症中……月经干净第1天开始连续3天同房,……在无锡某厂试验2人有效."得以怀孕.王淑贞根据这一临床事实推论为"期外排卵".细分析之,期外排卵,有排卵期前排卵和期后排卵两种.王淑贞的推论当为期外排卵中的期前排卵即泡发育早期的意外排卵.用临床实践检验这一理论,完全符合循证医学的内涵,对不孕症的调治和研讨安全期避孕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自1995年以来,在妇科不孕症的调治中研讨了这一理论.
夏桂成教授临床诊治盆腔炎后遗症认为:盆腔炎后遗症虽在下焦盆腔内发作,与肾有关,与心亦有关.基于“心-肾-子宫轴”理论,治疗强调“心肾相交”.特点是:治心为主,调周治疗,扶正改邪、改邪归正.治疗中灵活运用清心、养心、舒心促使疾患较快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夏教授认为更年期综合征其发病前提是阴阳紊乱;主要病理变化是肾阴偏虚或阴虚及阳;治疗当以滋肾清心调理子宫冲任为主,同时必须注意调理脾胃。
卵巢功能反映女性的生殖内分泌功能,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严重影响了女性的妊娠率。夏桂成教授诊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性不孕症,辨证以肾阴偏虚,癸水不足为主,病及心、肝、脾,治疗以补肾调周为法,兼以宁心、清肝、健脾,在此类患者的诊治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女子婚后夫妇同居,配偶体健而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1年以上不受孕者或已生育、堕胎后未采取避孕措施又连续一年以上不孕者,均称为不孕症.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孕.笔者于1992年在江苏省中医院妇科随夏桂成主任学习期间,学得其益肾调周法治疗此疾.回原单位建立中医妇科门诊,5年来对38例不孕症进行治疗,治愈32例.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本病可贯穿女性的青春期、育龄期及围绝经期,引起贫血、盆腔感染、不孕等,是妇科常见的危、急、疑、难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夏桂成老师是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首批指导老师,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年,对本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学术见解.笔者曾有幸跟随夏桂成老师抄方学习,现将其治疗崩漏的经验进行分述.
江苏省名老中医夏桂成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50年,擅长治疗妇科疑难杂症,尤其在调经治疗不孕症方面疗效卓著,笔者有幸跟随夏教授临证,受益颇多.他以补肾调经法治疗无排卵性和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疗效显著,兹介绍其经验如下.
夏桂成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妇科专家,他提出的中医调周疗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对月经生理、病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根据月经各期的特点,提出了辨证依据,制定了相应的调治原则,在临床上取得卓著的疗效.通过对夏桂成教授调周疗法的总结.浅析此理论体系的框架,与众位同道共同学习.
夏桂成教授精研<易经>、"八卦",历代妇科名著,重点如:<妇人大全良方>、景岳<妇人规>、<傅青主女科>,结合现代周期学说提出"补肾调周法"系统理论,该理论较传统的"调经理论"具有精确性.其核心内容是:根据妇人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体内阴阳变化之需要,而铺设一系列方药,以顺应这种变化.
总结夏桂成治疗妇科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和面部痤疮4个验案,重点对夏老运用"调理月经周期法"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加以分析,使后学更深刻理解夏桂成教授所倡导的调周法的理论体系.
夏桂成教授治疗胎动不安五法:即补肾必合宁心以治胎动;健脾气以安胎动;滋阴清热以治胎动;养血化瘀以理胎动;健脾补肾以固胎动.认为胎孕形成在肾精;胎气之固在肾气,健脾胃、生气血是治疗胎动不安的重要法则.
我国中医妇科名家夏桂成教授在50余年的临证实践中业已形成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他深入研究易经、阴阳五行、六十甲子、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中国文化,阐述中医的天人观、整体论,首创以复杂系统的观点诠释女性的周期节律、生殖节律,从而形成中医妇科治未病的理论,为中医妇科学的治未病奠定了基础.文就夏桂成妇科治未病的医学思想,从太极八卦、六十甲子、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对妇科疾病的方面作一阐扬.
卵巢储备功能反映了女性的生育潜能及生殖内分泌功能,是生殖内分泌学目前研究的热点.总结夏桂成教授诊治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性不孕症患者的临证经验,病机为肾虚偏阴,癸水不足,心肝郁火,治疗以补肾宁心调周结合滋阴降火、宁心安神之大法,兼以清肝解郁、健脾助阳等,在此类患者的诊治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该文就夏桂成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多案进行分析,总结夏师诊治中的经验特色及补肾调周法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