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西理.渥华德.林则(Ashley W.Lindsay),1884年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1906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牙学院,获皇家牙外科学博士。作为加拿大第一位牙医学传教士,林则1907年来到四川成都,将西方现代口腔医学引入中国,1950年,林则返回加拿大。1999年,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在科教大楼前特别为林则铸造了铜像,以纪念他对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创立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林则被誉为“中国现代牙医学之父”。他提出选英才、高标准、严要求、淘汰制的办学理念以及站在西方前沿口腔医学教育示范的办学目标;坚持口腔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家,而不是匠人;坚持口腔医学与医学教育全面结合;坚持医教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国际化教育,为创立和发展中国现代口腔医学培养了大批栋梁精英、学术大师和实用人才。本文为林则自述并于1922年经整理后发表,如今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自述中感受到他对口腔医学事业的热爱以及对人才培养的坚定信念。
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之美的探索>一书(以下简称<探索>),显然是一位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学术大师的大手笔,读后颇有感想和启发.因此,本人饶有兴趣为<探索>而探索,并企图就有关问题与彭庆星教授商榷.
天津市文史专家、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嫡传弟子卞慧新今年已是101岁高龄,但精神依然矍铄。年近百岁之时,老人仍笔耕不辍,编著出版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及《天津史志研究文集》等专著,为研究陈寅恪先生的生平和天津地方史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卞老出生于1912年11月, l926年考入南开中学,l932年毕业后,又以第l9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受业于陈寅恪、吴宓、雷宗海等学术大师。毕业后,他受聘于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为研究所的第一批研究员。老人的高寿和以下几个原因有着直接的关系。
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文学者和医学专家,<医学与哲学>杂志编委及有关同志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和<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回顾和总结我国医学人文学走过的路程,表彰在医学人文学方面涌现出的优秀学者、著作,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医学人文学的发展,也将有利于促进自然辩证法和哲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