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在传统医学当中称为"大便难"、"脾约"等,其证型可分为"虚秘""实秘"两种.目前,国内外对缓解便秘的研究多数为内服中西药泻剂、直肠栓剂、灌肠剂、润肠剂等治疗方法,这些方法容易形成依赖性,使患者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严重便秘的诱因.以下为我们近年来用中医护理方法护理此类病人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与方法.
我院自1983年12月开始对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前加用灭滴灵直肠栓剂预防切口感染,现将其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以1983年12月~198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阑尾炎切除术66例为灭滴灵组,所有患儿术前0.5~1小时常规应用灭滴灵直肠栓剂0.5~1.0g,其中剔除经原切口烟卷引流和二期缝合切口者4例,余62例.
便秘[1]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肛门有下坠感,严重时可伴有排便时肛门疼痛,腹胀,腹痛,纳呆,头晕口苦,呕吐,矢气少,乏力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女性居多,多与生活习惯、饮食起居、情志不遂、生理结构有密切关系.目前,国内外缓解便秘的方法多采用内服中西药泻剂、直肠栓剂、灌肠剂、润肠剂等,这些方法容易形成依赖性,使患者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严重便秘的诱因,从而需要手术治疗.
目的 比较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直肠栓剂与口服剂型治疗小儿皮炎湿疹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小儿皮炎湿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直肠栓剂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直肠栓剂后对小儿皮炎湿疹的疗效与对照组使用口服氯苯那敏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使用次数减少.结论 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直肠栓剂能快速有效地治疗小儿皮炎湿疹.
目的:比较奈普生的口服剂型与直肠栓剂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选用362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采用奈普生的直肠栓剂(舒经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奈普生治疗.结果:奈普生的直肠栓剂使用后10 min及1 h对痛经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奈普生,同时对痛经所致胃肠道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口服剂型.结论:奈普生的直肠栓剂能快速有效地治疗原发性痛经.
栓剂(Suppository)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制剂.最早栓剂是起局部作用,如治疗直肠、结肠、阴道、前列腺等部位的疾病.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人们发现栓剂可以通过腔道黏膜吸收起全身作用.栓剂用量以欧、美、日等国家居多.近年来,在东方国家,栓剂逐渐被接受.<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阿司匹林栓等11种栓剂.USP XXIV版收载对乙酰氨基酚等12种栓剂.
1、药物治疗癌痛的目的与原则?癌痛治疗的目的是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无痛睡眠是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理想的止痛治疗还应达到无痛休息和无痛活动.癌痛治疗原则存:①首选无创途径给药:如口服、外用透皮贴剂、直肠栓剂.②按阶梯用药:根据患者的疼痛强度,按阶梯选择不同强度的止痛药物(轻度疼痛选用非甾体类止痛药,中度疼痛选用曲马多,重度疼痛选用阿片类止痛药).③按时给药:止痛药物应有规律地按规定间隔时间给药,而不是等患者疼痛时才给予.④个体化给药:阿片类止痛药的剂量应从小开始,逐步增加至可缓解疼痛并无明显不良反应的理想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