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儿童及青少年为多见,尤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者多,以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和肾炎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有接触过敏原史,随着社会发展,多种不良因素增多,导致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约5%死于肾脏损伤、肾功能衰竭.我们采用中医治疗为主,治疗过敏性紫癜肾患者,取得非常好的疗效,现选择1例重症患者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患者男,17岁,因“肉眼无痛血尿1月余”收治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淡红色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尿中无血块,双肾区扣痛(-),中下腹CT示:盆底静脉曲张,腹膜后及双侧腹股沟小淋巴结。膀胱镜检查显示左侧输尿管开口见喷血性尿液。B超显示左肾静脉压迫征,肾脏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为进一步治疗,门诊拟“血尿待查”,收治入院。病程中无发热,小便可见淡红色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等不适症状,自述1个月内体质量减轻2.5 kg。既往史:患者8年前得过敏性紫癜肾,经治疗后出院复查隐血(+),未予进一步治疗。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肾患儿外周血和尿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活性和尿纤溶酶原激活物总活性(PAs)的变化特点及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低分子肝素治疗的影响.方法 23例紫癜肾儿童为研究对象,11名正常对照.分别于ACEI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取血、尿标本,用纤维平板法测定尿PAs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tPA和PAI-1活性,以±s报道数据.结果紫癜肾患儿于治疗前血tPA水平和尿PAs总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PAI-1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ACEI和肝素联合治疗后,随着治疗的持续可明显改善凝血纤溶系统平衡紊乱的趋势(P<0.01).结论紫癜肾儿童血、尿凝血纤溶系统平衡紊乱,表现为凝血亢进和纤溶障碍,干预性治疗具有一定疗效.
刘以敏导师认为,治疗过敏性鬃期标本兼治.分别采用祛风散瘀,清热凉血消瘀,清热利湿化瘀,滋养肝肾活血化瘀,温肾健脾益气摄血等治则.临床辨证论治,取得显著疗效.
1病历摘要患者男,25岁,因全身皮肤瘀点瘀斑半年余,近半月腰疼伴有血尿,于2000年6月20日入院.查体:非贫血貌,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呈紫红色,略高出皮肤表面,双下肢尤为显著,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压痛(-),心肺听诊正常,肝脾无肿大.实
目的观察雷公藤片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的疗效.方法 10例患者均采用雷公藤片治疗,不使用肾上腺皮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结果总有效率100%,治疗2个月,用药后水肿全部消失,蛋白尿及血尿持续转阴.结论雷公藤制剂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降蛋白的药理作用,为治疗过敏性紫癜肾及其它肾病的良药.
过敏性紫癜是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约有50%的患者可出现肾脏损害[1],这种类型称为或紫癜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型.我科1999年1月~2000年6月收治紫癜性肾炎3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