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毒胶囊事件”引发的“剥壳吞药”前几年国内某些黑心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边角料,甚至破皮鞋和破皮衣、破皮箱等……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多个制药厂制成药用胶囊,最终进入患者腹中.“毒胶囊”事件轰动全国,几种有毒残留物导致小小的空心胶囊成为一颗颗暗藏杀机的“毒丸”.此后至今,“毒胶囊事件”余波未消.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的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流入药品企业,最终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
中央电视台披露,多家药厂用皮革废料作为原料生产毒胶囊,这则新闻在网上被网友炒得沸沸扬扬.一种“馒头式胶囊药吃法”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和热议.“发明者”介绍,为了避免食用有毒的胶囊,以后吃胶囊药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买一个热馒头;2.揪下一块,捏出凹陷;3.把胶囊内的药粉倒入凹陷处;4.包着药,捏成团;5.温水送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中国人都是“超人”—假药毒不死,牛奶喝不死,地沟油吃不死.
近期,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制成了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各地患者的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此事一出,立即引起了媒体和网民的广泛关注.胶囊怎么会和皮革制造有关?有些药为什么一定要做成胶囊呢?铬到底对身体有何危害?可以把做成胶囊的药粉倒出来直接服用吗?本刊记者采访了浙江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吕良忠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