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装置】相关文献(4)
  • 安全座椅胜过妈妈怀抱

    《大众健康》 2014年7期

    不少家长都喜欢带孩子自驾车出游.出于母性的原因,妈妈们大多都愿意抱着孩子乘车,认为这样能够为孩子提供最周到的照顾与保护.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在国外,儿童安全座椅已非常普及.而我国也于2012年7月1日颁布了《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机动车儿童座椅约束装置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参照的技术法规是欧洲ECER44.调查中发现,虽然国标颁布已两年之久,但大多数有车家长仍然存在侥幸心理,真正使用“儿童安全座椅”的人少之又少.

    儿童座椅 安全座椅 机动车 约束装置 约束系统 侥幸心理 家长 技术法规 国家标准 颁布 自驾车 强制性 照顾 误区 普及 欧洲 国标 调查 保护
  • “井”字胸部约束带的设计与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CSTPCD 2013年35期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大多意识不清,时有躁动,均需床头安全约束。研究显示,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带的使用率为46.81%。而目前躁动患者上半身约束装置在使用中存在很多缺点,如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及翻身,不方便心电监护电极片的粘贴,约束部位摩擦伤及勒痕,约束带滑脱现象等。现根据临床工作经验制作一种新型“井”字胸部约束带,专用于上半身易于躁动的成年患者,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有效约束并保护患者。现介绍如下。

    胸部 约束带 成年患者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制作 约束装置 有效约束 血液循环 心电监护 结构简单 滑脱现象 工作经验 安全约束 使用率 电极片 粘贴 意识 显示 身体
  • 保持肢体功能位约束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分析在ICU重症患者中使用保持肢体功能位约束装置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12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约束带进行辅助和护理,观察组采用保持肢体功能位约束装置进行辅助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突发事故发生率、肢体周径以及肢体水肿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与接受护理过程中突发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周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重症患者采用保持肢体功能位约束装置进行辅助,有助于避免突发事故的发生,同时对于降低肢体水肿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肢体功能 约束装置 应用
  • 行为教育干预对提高急诊护士应用约束装置的效果分析

    《保健文汇》 2018年5期

    目的:将行为教育干预在急诊护士应用约束装置中采取,研究使用效果.方法: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本院30名急诊护士(含助理护士)收入本文研究资料,对30名急诊护士都予以应用约束装置的行为教育干预培训,分析培训前后的约束装置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合格总计率、约束装置方法应用正确总计率、约束装置执行正确总计率.结果:30名急诊护士培训之后的约束装置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合格总计率与培训之前对比,呈现P<0.05数据差异性,培训之后的约束装置方法应用正确总计率、约束装置执行正确总计率和培训之前对比,呈现P<0.05数据差异性.结论:在急诊护士应用约束装置中采用行为教育干预措施具有使用价值.

    行为教育干预 急诊护士 约束装置 应用效果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