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有共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具有共同的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发展是指社区居民参与的使社区内部各构成要素相互协调的社区改造过程.社区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社区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基本评价标准之一,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是居民的社会公益意识和互助合作观念的主要体现.
目的:了解少管所农村流动儿童与城市同龄儿童在归因方式、幸福感以及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73名少管所农村流动儿童和长沙某社区79名同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少管所流动儿童比城市儿童有更多品行障碍;流动儿童的集体主义分量表的得分高于城市儿童,而在个人主义分量表上低于城市儿童;对正性事件,少管所流动儿童较多认为这是外部的、暂时的、不影响生活其他方面,而将负性事件较多地归因为内部的、持久的,可影响生活的其他方面,城市儿童则相反;流动儿童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对主观幸福感评价比较低,而城市儿童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水平比较高.归因方式、主观幸福感和文化价值观都可以预测品行障碍,β值分别为0.23、0.16和0.20.结论:不适当的归因方式、低主观幸福感和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是预测少管所流动儿童品行障碍的重要指标.
提高卫生组织的绩效和服务质量是卫生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卫生服务机构作为为居民健康服务,且具有理性的医疗技术和较高文化价值观的社会实体机构,单纯的组织结构变革并不能带来卫生服务质量和绩效的改进,只有伴随机构文化的转变,才能促进卫生服务机构在质量和绩效等方面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