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是由中国循证医学中心的学术性刊物。以医院临床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教师、卫生管理干部、相关专业工作人员和医学学生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生为读者对象。内容包括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卫生技术评估的基础知识及相关组织机构的介绍、循证医学在医疗卫生实践和卫生决策中的应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卫生技术评估的方法学研究,卫生技术评估和卫生改革,加强卫生研究能力、卫生经济研究、系统评价、系统评价摘要、瑞典卫生技术评估摘要、国内外循证医学动态、读者来信等、循证医学术语集、循证医学会讯及消息,欢迎投稿。
来稿要求
2.1 文稿 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研究设计及统计学方法正确,资料真实、数据可靠、论点鲜明、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详略得当。文稿的撰写格式和内容应遵循不同类型医学研究的报告规范(见附表),并参考本刊近期发表的相关文章。
2.2 文题 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并须附上英文文题。
2.3 作者 作者姓名列于中文文题之下,署名顺序请在投稿时确定,在文稿编排、修改过程中不能再作更改。文中作者如属不同单位、院、所、科(室),应在姓名右上角加序号1、 2、 3等,再在工作单位项下详细列出各单位的名称、地址、邮编和国名。
署名作者应同时具备以下 3 个条件:① 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② 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它主要内容;③ 能按编辑部退修要求修改补充文稿,回答相关学术问题,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中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 1 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其他对该研究有贡献者可列入致谢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有证明信。
作者的责任:投稿时须注明每一位作者对该文的贡献。作者应提供最方便的联系方式:电话、电子信箱、传真、通信地址等。若作者在 1 人以上,应指定通讯作者。作者应积极配合编辑部评审和发表该稿件。
2.4 摘要 来稿请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限 500 字以内。英文摘要宜控制在300 实词以内。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亦可略有扩展。摘要应着重描述研究或观察结果中新的和重要的内容。凡适合撰写结构式摘要的文稿(如论著、循证病案讨论),其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4 部分。对不适合撰写结构式摘要的文稿,其摘要可撰写成指示性摘要、报道性摘要或报道 - 指示性摘要。除实在无法变通外,摘要中不应有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2.5 关键词 每篇文稿均应标引 3 ~ 8 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最新 Index Medicus 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词。若最新版 MeSH 中尚无相应词汇,其处理方法有: ① 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组配; ② 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 ③ 必要时,可采用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缩写词应按 MeSH 还原为全称,如“HBsAg”应标引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英文关键词首词词头应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2.6 文内各级标题层次序号 文内一级标题序号用 1, 2,3……,小四号黑体;文内二级标题序号用 1.1,1.2,1.3……,五号黑体;余类推。各层次的序号均须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后再接排标题。
2.7 图表 图表应当是正文内容的补充,而不是重复。图表应有图题和表题,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及符号应在注释中诠释。数据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必要时可加辅助线。图应提交原文件。
2.8 医学名词 医学名词以1989 年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科学出版社)为准,暂未审定公布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所编《英汉医学词汇》为准。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词。必须使用时应在首次出现处给出其全称,再用括号给出中文缩略词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词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
2.9 计量单位 请使用国务院 1984 年 2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
2.10 数字 执行 GB/ 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位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 3 位数字时,每 3 位数字一组,组间空 1/4 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 309.476 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 5% ~ 95% 不要写成 5 ~ 95%,50.2%±0.6%不要写成 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 4 cm×3 cm×5 cm,而不能写成 4×3×5 cm 3 。
2.11 统计学符号 按 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 ① 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m(中位数仍用M);② 标准差用英文大写SD;③ 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 ;④ 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 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 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 2 ;⑦ 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 自由度用希文小写v;⑨ 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 2 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2.12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引用应遵循合理、正确、充分的原则,切忌漏引和盲目多引,并应把握参考文献引用的相关性,把好量和度,鼓励引用近5年内公开发表文献。
本刊参考文献著录按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文内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用阿位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人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文末参考文献表仅需列出前3 位作者的姓名。中文作者名和刊名用全名,外文作者名和期刊名的缩写以 Index Medicus 的格式为准。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举例如下:
期刊文章:
中文:吴泰相, 李幼平, 卞兆祥, 等. 实施临床试验报告规范, 提高临床试验透明度.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7, 7(8): 551-554.
英文:Altman DG, Schulz KF, Moher D, et al. The revised CONSORT statement for reporting randomized trials: explanation and elaboration. Ann Intern Med, 2001, 134(8): 663-694.
书籍:
中文:史宗道. 临床决策分析. 见: 李幼平, 主编. 循证医学. 第1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33-149.
英文:Straus SE, Richardson WS, Paul Glasziou, et 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3rd Edi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Edinburgh, 2005.
光盘:
Underhill K, Operario D, Montgomery P. Abstinence-only programs for HIV infection prevention in high-income countries.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07, Issue 4. Art. No. : CD005421. DOI: 10.1002/14651858.CD005421.pub2.
网上公告:
Morse SS. Factors in the emerg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Emerg Infect Dis [serial onl ine] 1995 Jan-Mar [cited 1996 Jun 5], 1(1): [24 screen].
法律文本:
国务院. 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2007-03-31.
2.13 补充材料 作者可提供印刷版稿件相应的支持或补充材料,在本刊网络版上发表。补充材料内容包括与结论直接相关,但因印刷版版面限制不能发表的文字、表格、图片、视频或声音文件。作者在稿件处理过程中应尽早通知编辑部希望提供补充材料的打算,并描述补充材料的类型和大致大小,同时简单解释补充这些材料的理由,在印刷版稿件中也应在适当的地方(文字、图表)提到这些补充材料。
补充材料的提交格式为:① 文字:最好是Microsoft word文件(doc格式),也可是纯文本或html格式。② 图:Photoshop(psd)、Tagged Image File Format(Tiff)、 Encapsulated Postscripts(EPS)、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pdf)、Graphical Interchange Format(gif)或JPEG格式。③ 表:最好是Microsoft Excel文件或html表格。④ 电影或声音文件只要可通过网络发布者均可,但应注意质量和大小。若需提交其它格式的补充材料,请与编辑部联系。
2.14 获基金资助稿件 获基金资助稿件,一经录用,将优先刊出。来稿所涉及的课题如属于基金资助项目,应于文题页左下方加以注释。举例如下: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
分享者 | 点评内容 |
发表日期:2018-11-09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3个月内
审稿两个月左右返回意见,修改返回后一个月被收录,历时三个月的时间,编辑很有耐心,会及时的处理稿件问题,对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0)
|
发表日期:2018-08-31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3个月内
5月初投的稿件,小修后录用,8月收到录用函,专家给出的意见很有建设性,编辑很有耐心,每次都可以及时的回复问题,很敬业,大家可以考虑投稿。
(0)
|
发表日期:2018-02-22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2个月内
两个审稿专家,还是很负责的,一个专家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审稿,一个专家就用了一周的时间,审稿人给与的评价还是比较好的,修改后两周录用,投稿到录用历时一个半月,速度很快。文章合适的话可以尝试投稿,其权威性还是很高的。
(0)
|
发表日期:2018-01-12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初审二十几天还是没有结果返回,编辑打电话说审稿专家拒审了,新找的专家还没有返回意见,没过几天,就返回了,提出了十来条意见,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格式问题,现在已经被录用了,还会很开心的。
(0)
|
发表日期:2017-12-21 |
投稿周期:3个月内
9月底投的稿件,10月底返回意见,11月修改返回,12月录用,历时三个月左右,专家给出的修改意见很详细,对文章修改有极大的帮助,很赞。
(0)
|
发表日期:2017-12-05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3个月内
8月26日投稿,一个月左右返回意见,给出的意见还会很中肯的,10月中旬修改返回,之后又退修了一次,11月底被收录,感觉编辑和审稿专家还是很认真的,下次有合适的文章还会投稿。
(0)
|
发表日期:2017-11-26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3个月内
9月下旬投的稿件,3个月返回意见,专家给出的意见很有价值,15天修改好返回,之后就被收录了,编辑态度好,认真负责,对我帮助很多。
(0)
|
发表日期:2017-11-20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8月底投稿,10月中旬初步录用,按照修改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返回后,一周被录用。文章有一定的创新点,然后根据专家给出的意见好好修改,还是很好中的,期间编辑的态度也很好,每次咨询,都会耐心的回答,很感谢。
(0)
|
发表日期:2017-11-17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3个月内
投稿到录用历时三个月的时间,外审花了一个月,返修,花了三周的时间对文章进行修改,之后编辑审稿,送终审,然后就很快被录用了,编辑的处理速度还是很快的。
(0)
|
发表日期:2017-05-24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2个月内
1月底投了一篇实践与交流相关的文章,3月返回意见,两个审稿专家,指出的问题还是比较一致的,建议在论证上进行补充,给了一个月的时间修改,修改返回后,很快就被录用了,效率还会很快的。
(0)
|
发表日期:2017-05-05 |
录用情况: 已投修改后录用
投稿周期:2个月内
2月投的稿件,4月中旬返回意见,修改后录用,提出的问题也比较简单,修改返回后,4月26日录用,速度还是很快的。个人觉得文章有创新性,思路清晰,还会很容易被期刊收录的。
(0)
|
根据您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协助您选择合适期刊
我们从语言、内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给出评估报告、修改意见和投稿建议。
匹配具有SCI发表经验的资深科研团队,全过程跟踪服务,协助您成功发表论文。
匹配具有丰富课题申请经验的科研团队,研究专业热点问题,提供从课题申请到结题的全过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