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M t a-1)蛋白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择甲状腺肿瘤石蜡组织标本160例,其中甲状腺癌120例和甲状腺腺瘤40例,另选择正常甲状腺组织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标本中M ta-1蛋白的表达,并检测其肿瘤微血管计数(M VC ),分析M ta-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中M ta-1阳性表达和M VC值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120例甲状腺癌组织中,M ta-1的阳性表达和MVC值均与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包膜完整性及 TNM 分期密切相关( P <0.01),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指标无关( P >0.05)。甲状腺癌组织中 M ta-1表达与 M VC 值呈正相关( r =0.625, P <0.01)。【结论】M ta-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浸润、淋巴转移等恶性潜能密切相关,其参与了甲状腺癌组织中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肤鳞癌)组织中 Bmi-1、ki-67和 p53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mi-1、Ki-67、p53在100例皮肤鳞癌组织和67例正常皮肤组织中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皮肤鳞癌组织 Bmi-1、Ki-67、p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76/100)、85.0%(85/100)、58.0%(58/100),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14.93%(10/67)、13.43%(9/67)、8.96%(6/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mi-1、Ki-67、p53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 >0.05),Bmi-1、p53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Ki-67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 <0.05),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Bmi-1表达强度与Ki-67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691,P <0.01),与 p53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581,P <0.05),Ki-67表达强度与 p53蛋白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 5.712,P <0.05).[结论]皮肤鳞癌组织中 Bmi-1、ki-67、p53蛋白呈过表达,其表达强度均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且三者在肿瘤发生进展中可能起相互调节、相互促进的作用.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0例胃腺癌中MTA1、MMP-9和VEGF-C的表达,另取3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胃腺癌组织中MTA1、MMP-9和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71.7%和64.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33.3%、36.7%、30.0%(P均<0.05),且MTA1、MMP-9和VEGF-C蛋白的表达在胃癌侵及浆膜组、淋巴结转移组和临床Ⅲ~Ⅳ期分别较未侵及浆膜组、淋巴结无转移组和Ⅰ~Ⅱ期显著增高(P均<0.05),MTA1蛋白表达分别与MMP-9(rs=0.352,P=0.002)和VEGF-C蛋白(rs=0.306,P=0.01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TA1、MMP-9和VEGF-C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其三种指标可能在胃腺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MTA1可能通过调控MMP-9、VEGF-C的表达而促进肿瘤的浸润、侵袭和淋巴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