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血液成分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1]。在临床上,做好安全输血工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防范输血风险,护理人员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临床对所有住院患者至少同时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式,并将护士在执行静脉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的三查八对,增加为三查十对。鉴此,笔者对原静脉输血核对记录表进行改进,以满足临床输血安全、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需要。现介绍如下。
患者身份识别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身份进行查对和核实,以确保正确的治疗用于正确的患者的过程[1].患者身份的识别方式有传统方式如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床头卡等,现代高科技识别方法如:标识腕带、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指纹、掌纹等.医院腕带技术的应用,首先是由美国PDC公司发明的,随后腕带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成为医院患者标识和管理的行业标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