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温针灸与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针刺加TDP照射组,两组均取犊鼻、膝眼、阳陵泉等穴,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结果:温针灸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30.0%,针剌加TDP照射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用电热针针刺犊鼻、内膝眼、阳陵泉、阴陵泉;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穴位同治疗组.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以10次为一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热针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对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长针穴位透刺组32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组18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其中长针组的有效率为87.5%,西药组的有效率为55.6%,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长针透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目的:观察刺血合火针点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9例患者随机分为刺血合火针组和常规针刺组.刺血合火针组73例,采用刺血与火针点刺治疗,刺血取委中穴,火针点刺穴取鹤顶、犊鼻、膝眼、阴陵泉、阳陵泉、悬钟、阿是穴,每周2次,4次为一疗程.常规针刺组56例,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取穴同火针点刺穴位,每日治疗1次,2周为一疗程.2组分别观察关节疼痛积分和病情严重指数.结果:刺血合火针组与常规针刺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关节疼痛积分分别为2.68±0.88和4.25±1.02,病情严重指数分别为4.68±1.89和7.46±2.13,2组患者关节疼痛积分和病情严重指数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刺血合火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刺血合火针组的临床治愈率为37.0%,总有效率为94.5%,常规针刺组分别为19.6%、89.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刺血合火针点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目的:对比温针灸与针刺加TDP照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针刺加TDP照射组,两组均取犊鼻、膝眼、阳陵泉等穴,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结果:温针灸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30.0%,针刺加TDP照射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疗法.
目的:采用隔附子饼温和灸足三里、膝眼的方法,观察其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隔物温和灸组用隔物温和灸治疗,穴取患膝犊鼻、内膝眼、足三里;药物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关节主症疼痛量表(VAS)、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严重性指数的改善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隔物温和灸组止痛效果、病情严重性指数的变化均优于药物组(P<0.05).隔物温和灸组基本临床痊愈率为80.0%,起效时间为(10.91±4.17)天,药物组为53.3%、(12.28±4.60)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仙灵骨葆胶囊.
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针刀松解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及方法.方法:将1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92个痛点行针刀松解治疗,测量治疗前后局部软组织的力-位移曲线,得出500 g压力时该痛点的位移大小(L500g),同时记录该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痛点治疗前L500 g为(4.72±1.03) mm,治疗后为(5.39±1.01) mm,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 01),同时治疗前VAS评分为(7.10±1.49)分,治疗后为(1.49±1.24)分,前后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L500 g的改变值与VAS的改变值二者有直线相关关系(P<0.01).结论:膝骨性关节炎局部疼痛与该处软组织张力有密切联系,针刀松解可以通过松解局部挛缩、粘连的软组织,消除其对神经血管的压迫或牵拉,达到缓解张力性疼痛的目的,并最终恢复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
目的:通过研究隔附子饼灸对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共80膝,随机分为隔附子饼灸组41膝,穴取内膝眼、犊鼻、阴陵泉等;西药组39膝,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结果: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积分隔附子饼灸组治疗前(37.41±6.61)分,治疗后(9.37±8.15)分;西药组治疗前(37.64±6.00)分,治疗后(12.05±8.83)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隔附子饼灸组积分为(11.71±8.69)分,西药组为(15.95±9.96)分,隔附子饼灸组优于西药组(P<0.05).治疗结束后,2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隔附子饼灸组愈显率为63.4%,西药组为48.7%;但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隔附子饼灸组愈显率为56.1%,后期综合疗效优于西药组的33.3%(P<0.05).结论:隔附子饼灸法治疗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疗效理想,后期疗效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目的:对比温针灸与单纯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肾阳虚寒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单纯针刺组,两组均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用关节疼痛量表、膝骨关节炎病情严重性指数量表、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温针灸和针刺疗法均能缓解膝骨关节炎的疼痛,改善膝关节的功能障碍,减轻症状,温针灸疗法的临床基本痊愈率为32.1%,总有效率96.4%,优于单纯针刺组的7.4%、92.6%.结论:温针灸是治疗肾阳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有效疗法.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局部取穴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腹针配合局部取穴法和局部取穴法治疗,10次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7.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针加局部取穴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优于单纯局部取穴.
目的:观察无痛化脓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新疗法.方法:在患者膝关节附近最佳灸位上施无痛化脓灸治疗3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国际公认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表(百分法),对病人治疗前后疼痛、步行、关节屈曲动度、不稳定感、肿胀、上下楼梯和绞锁进行计分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06%.结论:无痛化脓灸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孟加拉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电针刺激鹤顶、内外膝眼等穴,并在膝关节周围行推拿按摩,治疗孟加拉人膝关节炎合并滑膜炎51例,观察1个疗程(10次).结果:显效17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4%.结论:中国传统针灸推拿疗法对孟加拉人膝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疗效满意.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针刺犊鼻、鹤顶、梁丘、阳陵泉、阴陵泉加用G6805型电针治疗仪;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穴位同治疗组.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以12次为1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与82.9%,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的退行性骨关节病,主要造成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狭窄,而且经常伴随滑膜炎症、充血、渗出、肥厚增生,出现膝关节疼痛、功能受限、肿胀积液,临床中常见于膝关节劳损,负重过大,外力损伤等情况.
目的:对比针剌加隔物温和灸与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为肾阳虚寒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取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用关节疼痛量表、膝骨关节炎病情严重性指数量表、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分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两种疗法的疗效.结果:针刺加隔物温和灸和温针灸疗法均能缓解膝骨关节炎的疼痛,改善膝关节的功能障碍.减轻症状,治疗组疗法的临床基本痊愈率占32.1%,有效率占96.4%,优于对照组的7.4%、92.6%.结论:针刺加隔物温和灸治疗肾阳虚寒型膝骨关节炎优于温针灸.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或增生性、肥大性膝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膝痛”等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受限,致残率较高[1]。目前针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主要集中于缓解疼痛,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并延缓关节退变的进程。但时至今日,仍未发现有任何药物或手术治疗能确切突破对该病的治疗。近年来,以银质针为主治疗KOA疗效确切,有望作为治疗KOA的首选方法,并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现本文就此作一综述,以供国内同道借鉴。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新型康复综合疗法应用于膝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患者纳入本次观察研究,将入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应用针灸联合新型康复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膝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及疗效评分,治疗两个疗程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临床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8.82%,总有效率为61.76%;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患膝关节功能、疗效评分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联合新型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膝部骨关节炎疗效确切,能够缓解或解除相关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综合疗法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8例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应用针灸联合新型康复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观察患膝的疼痛程度、关节功能及疗效评分,治疗两个疗程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临床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8.82%,总有效率为61.76%;研究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疼痛程度、患膝关节功能、疗效评分及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联合新型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能够缓解或解除相关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SH)对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近、远期疗效和疼痛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中期膝关节OA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其中常规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针刺加关节腔内注射SH治疗.评估两组的近、远期疗效及疼痛情况,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和随访1年时的VAS评分和WOMAC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Lysholm评分及近远期疗效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关节腔内注射SH可有效缓解中期KOA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近、远期疗效良好.
目的:分析温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在虚寒型膝骨性关节炎(O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诊断为虚寒型OA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以接受温针灸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温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者为治疗组.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入组时疼痛、晨僵、最大行走距离及日常活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完成治疗并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疼痛、晨僵、最大行走距离及日常活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入组时SOD和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完成治疗并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完成治疗并随访6个月后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寒型OA治疗中温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可安全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雷火灸及痛点刺络拔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雷火灸及痛点刺络拔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疗程2周.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结合雷火灸及痛点刺络拔罐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活血消肿止痛利膝的功效.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取主穴:血海、膝髎、足三里、外膝眼、内膝眼、阴陵泉,并配合辨证取配穴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经过21d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比较治疗组患者在显效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无效率和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在疼痛,僵直,功能障碍和WOMAC均明显低于对照着,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心理及社会适应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配合电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疾病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
目的:观察红外线热疗配合外敷滑膜膏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于患肢疼痛部位涂抹滑膜膏(黄柏、大黄、血竭、蒲公英等)然后以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并做好热疗前、中、后的护理.结果:治疗观察39例,治愈率90%,总有效率98%.结论:采用红外线照射外敷滑膜膏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并做好相关护理工作,有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效,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有效方法.
目的:观察透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取外膝眼透内膝眼,阳陵泉透阴陵泉,膝阳关透血海穴.对照组60例在膝关节局部取穴,内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血海等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83.3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相比更能加强表里两经及邻近经脉的沟通,增强刺激量和刺激面,使针感易于传导,经络易于畅通,气血易于调和,筋骨得到濡养,从而提高疗效,扩大主治范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热敷及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210例患者分为单纯针刺组和治疗组,分别采用相应治法.结果: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热敷及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针灸、微波、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4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微波、功能锻炼)18例,对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6.4%和96.4%,而对照组为16.7%和77.8%,治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本病,具有调整阴阳,疏通经气的功效.
目的:通过观察以针刺局部取穴为主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患者采用以针刺鹤顶、膝眼、经验穴、阳陵泉、足三里等穴为主;配合合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超短波物理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7.62%.结论:以针刺局部取穴为主,配合直流电中药离子导入、超短波物理治疗可以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疏筋通络之功效.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骨性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取阳陵泉、阴陵泉、内膝眼等及阿是穴,采用温针灸.结果:总有效率96.7%.提示局部温针灸具有温经散寒、疏通经脉、通络止痛的作用.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TDP\外用中药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TDP照射膝眼、阿是主穴,配血海、鹤顶、足三里辅穴,加刺阴陵泉,配合消痛灵(透骨草、伸筋草、艾叶、桂枝、牛膝、红花、川乌、草乌等)治疗本病32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功效.
目的:观察温针灸加中药熏洗治疗老年性膝骨关节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老年性膝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治疗组、针刺组、熏洗组,每组50例,其中治疗组为温针加熏洗,其他两组为对照组.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96%、82%、8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5),针刺组和熏洗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温针具有针刺和艾灸的双重效应,能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营养代谢;中药熏洗有散寒除湿,舒筋活血,关节通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