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乳腺红肿、乳汁不通,患者自感畏寒、发热,患侧乳房红、肿、热、痛等症状.一般疾病早期均能消散,延误治疗极易感染化脓;早期及时就诊,可免切开引流之苦.哺乳期母亲断奶时应该逐渐减少哺乳次数,慢慢过渡,切勿断奶过于急骤,引发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乳腺脓肿,以往治疗乳腺脓肿的常规方法是切开引流后每日换药,从切开到愈合一般要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并且愈合后会留下很大的瘢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年轻女性对形体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外科医生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要兼顾患者的爱美之心。因此,我们开展了乳腺脓肿的穿刺治疗方法,对其效果与传统的切开引流方法进行比较,了解乳腺穿刺方法在治疗乳腺脓肿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乳腺炎在哺乳期女性发生率很高,多发生于产后,绝大多数为初产妇,其中约有10%的急性乳腺炎发展为乳腺脓肿。如果产妇发生1次乳腺炎,再次产后发生乳腺炎的机会增加3倍。为此,针对非脓肿期乳腺炎患者采取中药离子导入结合哺乳期保健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穴位按压与犀黄丸合黄连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3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青霉素钠,320mg/次,3次/d,肌注.治疗组66例①穴位按压(膻中、乳根、乳中、肩井、少泽、前谷、太冲等),穴位适度利用点、按、揉、压、挤、捏等手法按压刺激,每穴操作1 min,2次/d.②犀黄丸合黄连解毒汤(金银花15g,连翘10g,蒲公英包煎、当归各15g,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各10g,赤芍20g,瓜萎仁15g,通草10g;肝气不疏加郁金、百合各10g;气虚体弱加党参、白术各15g),1剂/d,水煎200mL,早晚分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WBC、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0例,显效5例,有效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0%.对照组痊愈64例,显效10例,有效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水平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按压与犀黄丸合黄连解毒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目的]大黄+芒硝外敷、生麦芽水煎联合西药及手法排乳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青霉素1200万U,1次/d,静滴;乙烯雌酚2Mg,3次/d;手法排乳.治疗组30例大黄、芒硝外敷,生麦芽100g,水煎100ML,1剂/d,早晚分服;西药治疗及手法排乳同对照组.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3例,有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外敷、生麦芽水煎联合西药及手法排乳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推拿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青霉素钠400~800万U+0.9%生理盐水250mL,静滴;青霉素钠过敏选其它抗生素.治疗组35例,内服瓜蒌牛蒡汤加味:瓜蒌、牛蒡子各20g,王不留行15g,漏芦、路路通各10g,柴胡、蒲公英各12g,连翘、丝瓜络、赤芍各7g,浙贝母、皂刺各6g;肝郁加香附、合欢花;胃热加大黄、黄连,1剂/d,水煎200mL,早晚分服;外敷,蒲公英研磨成粉,用食醋调为糊状,外敷在患处,2次/d;外敷同时烤灯热疗;手法推拿,揉抓排乳法:①按摩通经:手法触诊了解肿块位置与大小,并对患侧乳房进行热敷、消毒,然后涂抹润滑剂,五指从乳房四周根部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以刺激乳汁排出,同时用手轻提乳头数次,使乳头乳管发生扩张;②通导乳络:患者坐位,暴露乳房,一手掌面轻托乳房,一手由乳房四周往乳头方向进行均匀按压,顺摸到乳晕,在四个象限内反复按摩推拿数次,遇到肿块可适当增加按摩次数,直到乳络通畅,此时可观察到乳头数个乳络口内有乳汁流出,肿胀一侧乳头内流出淤乳或稠脓,每次按摩一侧乳房30min,1~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肿块大小、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14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8%;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推拿联合西药治疗急性乳腺炎,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蒲公英为菊科植物Taraxacum m-ongoliumLdand-Mazz及其同属数种植物的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本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乳腺炎、胃炎、肠炎、痢疾、肝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痈、疔疮等,是一种疗效确切的传统中药,利用率很高,花前期又是很好的时令菜肴.
目的:探讨早期急性乳腺炎有效护理方法.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急性乳腺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病症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效果优30例(75.0%),良10例(25%),所有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治疗后均在6天内治愈;对照组治疗护理效果优16例(40.0%),良11例(27.5%),差11例(32.5%).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和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有效方法,具有见效快、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等优点,不影响母乳喂养,是临床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目的:总结急性乳腺炎三个临床阶段的护理措施.方法:排空乳汁,防止细菌入侵,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促进伤口愈合的护理及对孕产期妇女的卫生宣教.结果:50例患者有3例并发乳瘘者形成瘘腔,但坚持抗炎、换药,随访1~3个月,切口愈合.结论:不同临床阶段的急性乳腺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有效预防和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一个重要保障.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收治的50例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划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我院护士的精心护理,这两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在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为96%,对照组为7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为100%,对照组为8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非常适合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总结哺乳期急性乳腺炎诊疗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6月~2012年1月治疗的6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取局部热敷、穿刺注药、切开引流等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局部热敷处理44例全部治愈,有12例患者并发小脓肿,经过穿刺注药后治愈,另外4例肿块较大,经过切开引流后治愈.结论:对于早期患者要及时热敷处理,可以治愈,若患者并发小脓肿,则需要穿刺注药,若肿块较大,则需要切开引流后治疗.
目的 了解芒硝外敷联合抗生素在急性乳腺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43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给予抗生素治疗;另选取43例作为治疗组,在抗生素基础上辅以芒硝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期间症状改善时间为(7.6±1.6)d,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症状改善时间为(13.5±1.5)d,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芒硝外敷联合抗生素治疗,可减轻患者痛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目的:探究急性乳腺炎乳汁淤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3例由于急性乳腺炎乳汁淤积期住院的患者,并把其随机分成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两组在采用相同的常规护理以外,实验组采用中药外敷的方式,对照组则用硫酸镁湿敷,并观察其一周后的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远远的大于对照组的73.17%,两组具有差异性,其中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乳腺炎乳汁淤积期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临床效果优于西医的常规护理.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3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和外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5.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
乳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乳腺炎,中医外治具有局部作用强,方法简便的特点,可减少单纯西医治疗的相关不良反应以及避免中药内服伤胃.本文分析中医外治乳痈的方法,归纳为中药外敷及配合理疗、手法按摩;按摩治疗及配合微波治疗;针灸治疗及配合其他治疗;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低频电脉冲中药导入法治疗.但治疗方法多是停留在以经验为主,因此尚需要更多的临床总结和深入研究,使乳痈的中医外治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个体化,以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另外疗效分析难以进行客观对比,应进行科学研究, 设立相应的对照组,使其疗效更确切,从而为本病的非手术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目的:探讨乳头凹陷早期干预对于降低产后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5月以来,我院通过临床孕妇查体的方式发现乳头凹陷患者120例,均为轻度凹陷,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任其自然发展的方式,治疗组采用早期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急性乳腺炎45例,发生率为90%,治疗组急性乳腺炎的发生例数为6例,发生率为10%.结论 早期干预对于降低产后乳腺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分析研讨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抽取80例分组讨论,依据其护理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另40例接受护理干预(研究组),观察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乳腺脓肿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32.50%,继续哺乳率87.50%高于对照组6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时间(4.2±0.5)d低于对照组(7.9±0.5)d,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可接受护理干预,可降低乳腺脓肿发生率,促进康复,提升哺乳率.
产后乳汁淤积是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早期症状,是产后易发生的并发症,通常在产后一周内,以初产妇多见.随着现代医学发展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我院顺应时代潮流,推行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加强母乳喂养知识宣教,使产后乳汁发生率明显下降.
目的:分析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09月至2015年09月间妇产科收治的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中实施抗炎治疗、抗感染治疗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连续干预1个月后,将两组的护理有效率、主要体征及症状改善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的护理有效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的红肿、压痛体征及发热症状改善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合理的心理干预、按摩护理以及健康指导,有利于促进患者炎性症状消退,减轻生理不适,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目的:探究治疗初产妇非化脓性急性乳腺炎采用超短波配合超声波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80例非化脓性急性乳腺炎初产妇,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超短波配合超声波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超短波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0%.且在治疗天数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初产妇非化脓性急性乳腺炎采用超短波配合超声波疗法可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目的:探讨瓜蒌牛蒡汤加减联合金黄散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瓜蒌牛蒡汤加减联合金黄散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变化,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肿痛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牛蒡汤加减联合金黄散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疗效优.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理疗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收治急性乳腺炎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青霉素类抗菌药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联合理疗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理疗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早期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能提高疗效和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目的:观察内服中药瓜蒌牛蒡汤合外用如意金黄散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内服中药瓜蒌牛蒡汤,随证加减,外用如意金黄散治疗.结果:经治58例患者中,治愈52例(89.66%),好转6例(10.34%),总有效率100%.结论:内服中药瓜蒌牛蒡汤合外用如意金黄散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案对急性乳腺炎患者护理体会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自该院妇产科2016年9月—2018年9月接收的急性乳腺癌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相关护理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局部红肿消失时间(2.68±1.25)d短于对照组(5.22±1.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9,P<0.05)、研究组全身炎性反应消失时间(4.18±1.02)d短于对照组(7.84±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4,P<0.05)、研究组住院治疗时间(6.69±2.97)d均明显比对照组(9.31±2.75)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7,P<0.05).在其它指标方面,研究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94.64%)更高、护理操作差错率(1.79%)与护患纠纷发生率(0.00%)更低、护理工作满意率(87.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43,18.84,9.62,19.98,P<0.05).结论 综合细致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红肿与全身炎性反应消失时间,降低护理挫折差错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工作满意率,为患者带来较好的护理体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配合西药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较好.
笔者自2000年2月~2007年12月运用自拟纯中药制剂治疗急性乳腺炎183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目的:探讨手法按摩和半导体激光对急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结论:按摩能疏通和扩张乳管,排出瘀积的乳汁.半导体激光照射可消炎止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软化硬结.二者结合,效果互为补益,可使症状迅速减轻,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
乳汁瘀积是引起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主要因素之一[1].细菌经乳管侵入瘀积的乳汁中,生长繁殖而引发急性乳腺炎.因此,有效地预防哺乳期乳汁瘀积并积极治疗已发生的乳汁瘀积,可大大降低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发生率.临床资料2001年7月~2010年7月收治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患者60例,皆为女性,年龄20~38岁,平均29岁,其中哺乳期乳腺炎58例,包括初产妇51例,经产妇7例;另外2例为非哺乳期乳腺炎;58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均在不同程度的乳汁瘀积基础上发病.
急性乳腺炎是产褥期妇女非常痛苦而最常见疾病之一,该症多由于情志所结或吸吮不当致乳汁瘀结所引起,常伴有乳腺皲裂、乳管不通畅.笔者自拟中药"蒲银合剂"水煎服,加"芒仙膏"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178例,方法简便、疗效显著.该方法取材容易,操作简便易行,无任何不良反应,病变早期治疗是关键.现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急性乳腺炎患者芒硝局部外敷的治疗结果.方法:将56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加用芒硝局部外敷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芒硝局部外用辅助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好,降低脓肿形成,缩短病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