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洛阳城东13公里处,在郁郁葱葱地长林古木中,隐约可见一片雄伟的殿阁和高耸的宝塔,给人以庄严、肃穆、神圣之感,这里就是我国佛教的发祥地,被尊称为“释源”、“祖庭”的中国古代官办第一座佛寺——洛阳白马寺.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白马寺从东汉永平11年(公元69年)创建至今,虽然寺址依旧,但屡经兴废,现存的白马寺保持着明代重建时的形制布局和规模,尽管清代以来屡有重修,但主要建筑布局没有变化.寺内的古式建筑、佛教造像、雕刻艺术、绘画艺术等闪光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艺术结晶和文化财富,也是今天研究和探索古代宗教史、建筑史、文化发展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中国历代本草文献保存了大量"一带一路"沿线域外国家的药物输入、融汇和转化为中国常用本草药物的历史资料.通过研究这些文献资料,可以了解"一带一路"域外药物输入我国的历史概貌、朝代特征、发展规律、以及对我国中医药学发展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对当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