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机的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是各级医院最常见的医疗设备.为了保证心电图机记录图形的准确性,防止误诊,除了按现行<心电图机计量检定规程>中规定的心电图机检定周期进行强检外,在计量检定有效期内,可利用心电图机本身进行定期简单的常规检查,以判断仪器工作是否正常.常规检查系指不用检测仪表,在仪器使用过程中随时可以进行的检查手段.下面逐项介绍检查的方法.
利用电磁力平衡重力原理制成的天平称之为电子天平.随着实验室应用的越来越普遍,其测量的准确性、可靠性也就愈为重要.早在1991年国家颁布实施的
1引言B型超声诊断仪输出声功率(或输出声强)是重要的计量技术参数,JJG639-1998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明确规定,B超仪的输出声强不应大于10mW/cm2.然而,由于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导致上述的合格评定方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
随着医疗检测设备的不断发展,心电图机已是医院普遍使用的常规诊断检查设备.在日常的使用及检定过程中,心电图机的交流干扰是最常见也是最棘手的问题.干扰现象的产生直接影响心电图机波形图的准确性,使记录器所描述的图形幅值的波形产生突变,从而直接影响医生的诊断.本文对此问题结合心电图机计量检定规程做一总结,现报告如下.
外照射放射治疗中的剂量测量是临床剂量学的关键,为保证放射治疗机器输出剂量量值的统一和精确,近十多年来,随着辐射理论及辐射剂量刻度规程的变化和发展,我国先后制定出多个计量检定规程.本文根据1982年<肿瘤放射线治疗剂量学的一些规定>所推荐的Cλ、Ce方法及2001年编号为JJG 589-2001的<外照射辐射治疗源>[1]的两种检定规程,在我院应用加拿大Theratron T-1000钴-60治疗机及西门子直线加速器PRIMUS 6 MV、18 MV X线及电子束6、9、12、15、18、21 MeV测量吸收剂量,比较其测量结果.
我国于2001年发布了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外照射治疗辐射源>(JJG589-2001),该规程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第277号报告(97年第二版)编制而成[1],笔者采用该规程(以下简称JJG规程)对本院的60CO治疗机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吸收剂量的测定并将计算结果与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14号报告推荐的Cλ、CE方法(以下简称ICRU规程)进行比较.
近年来我省放射治疗肿瘤工作发展迅速,为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质量以及保证患者的安全,取得良好的疗效,我们根据国家标准(GB16351-1996)、国家计量检定规程(60Co远距辐射源)JJG589-89于2001年对我省部分(24台)60Co远距治疗机进行了年度防护性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