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扩散】相关文献(3)
  • 混凝土护坡通江河道内钉螺迁移扩散规律

    目的探讨混凝土护坡通江河道内钉螺迁移扩散规律,为制订钉螺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以苏南运河"河口至新丰铁路桥"河段为试区,开展整治前已灭螺点、混凝土护坡有螺情况、水中障碍物滞螺、水体钉螺、漂浮物携螺和船体携螺调查,将调查结果与整治前情况相比较.结果已灭螺点复查12处,2处查到钉螺,距河口分别为3.2 km和4.3 km;水中障碍物滞螺调查有螺框出现率为0,与整治前的87.0%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调查水体4 800 m3 ,捕获活钉螺1只,水体钉螺密度0.021只/m3,较整治前下降了98.5%;调查漂浮物260 kg,捕获活钉螺3只,漂浮物携螺量0.012只/kg,较整治前下降了95.4%.结论混凝土护坡通江河道汛期仍存在钉螺迁移扩散,以随水流及漂浮物扩散为主要形式,但强度明显减弱,波及范围明显缩小.

    钉螺 混凝土护坡 通江河道 迁移扩散 规律
  • 砼护坡通江河道内钉螺迁移扩散情况调查

    目的观察钉螺在砼护坡通江河道内迁移扩散情况,有效遏制江滩钉螺经通江河道间内陆扩散.方法在汛期(6~10月份)采用水体钉螺调查、漂浮物携螺调查、船只携螺调查,砼护坡及支流查螺等方法,在风速、水温、潮位、流速变化的情况下,了解砼护坡河道内钉螺扩散情况.结果 2003年8月,水温30℃、风速6.7 m/s、潮位4.7 m、流速0.74 m/s,水体捞螺调查水体4000 m3,捞到幼螺1只,打捞漂浮物260kg,捕捉活螺3只,死螺6只.其中幼螺2只,成螺1只.在堆土山河口查到有螺框4框,捕捉活螺18只,以上捕获钉螺经压碎法检查均无感染性.结论通江河道经过砼护坡后,钉螺扩散依然存在,以漂浮物携带和随水扩散为主,并通过支流、电灌站向沟梁、稻田水塘扩散.

    砼护坡 通江河道 钉螺 迁移扩散
  • 判断阻灭螺工程优劣指标的探讨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AJ CA CBST 2002年6期

    我国现有钉螺面积约为34.64万m2,主要集中于湖北、湖南的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特别是长江及其相连的河流的洲滩地区,由于水位得不到有效控制,不少地区成为消灭钉螺的老大难地方,这些钉螺又常常随灌溉活动向垸内扩散,使暂时无钉螺的地方有了钉螺,已消灭钉螺的地方,钉螺又死灰复燃.因此,引起了重视,JRMC曾多次招标解决此难题,但至今尚未取得十全十美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是与钉螺在水流中迁移扩散的运动规律还不明了,另则与没有检测阻灭螺工程的统一指标有关.为解决此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我们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灭螺 工程 消灭钉螺 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 现报告如下 自然科学 运动规律 迁移扩散 基金资助 钉螺面积 地区 内扩散 指标 招标 水位 水流 控制 检测 活动 湖南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