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或超重者虽然体态臃肿,但他们走向死亡的步履却比一般人可能更为轻盈.除了众所周知的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关节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与肥胖有关外,现已确认,各类癌症也将其作恶对象瞄准了肥胖者.也就是说,对于肥胖者,墓园之路几乎条条畅通,这可不是耸人听闻.
肥胖或超重者虽然体态臃肿,但他们走向疾病的步履却比一般人可能更为轻盈.除了众所周知的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关节炎、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与肥胖有关外,现已确认,各类癌症也将其作恶对象瞄准了肥胖者.也就是说,对于肥胖者,墓园之路几乎条条畅通,这可不是耸人听闻.
在国外,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放弃传统墓园,选择自然生态墓葬方式.人们可以选择让自己的骨灰变成一棵树,或者选择葬在一棵树下面.德国人莫林专门生产可以长成大树的骨灰坛.在可降解的骨灰坛里,将树种撒到死者骨灰上面,几年之内就会从中长出新的绿色生命.莫林的生态骨灰坛已经售出2万个.环保的丧葬方式是当下的流行.就算有些人觉得把自己变成一棵树的主意有些出格,也可以选择把自己葬在一棵树之下,德国目前就有300座用于自然墓葬的森林.
许多东方人无法理解,在巴黎这样世界独一无二的大都会竟然会有拉雪茨神父、蒙巴那斯和蒙马特等大型公墓,让死人挤占活人的地盘.然而,每当我路过那些墓园,想起那里依然屹立着几百年前的坟墓、栖息着无数我对其生平或许一无所知的思想巨子与市井凡人的时候,我的脑子里便有了一个奇怪的念头:今日巴黎之伟大就在于它不但让活着的人有安全感,可以诗意地栖居、自由无拘地写作,而且它还让死去的人有安全感.
在美国,有的墓园与居民住宅毗邻,有的墓园就建于城镇的中心地带.活着的与故去的,共享一片蓝天,共存一个空间.墓碑上那些形形色色的墓志铭,让我领略到美国墓园文化的庄重与幽默.那天,我随朋友比尔到位于新泽西州达威尔镇中心的墓园,为他的老友伽里送花.伽里的墓志铭像一段幽默的小品,看后让人捧腹大笑:"恕我没能站着欢迎您!因为我皮难包骨,骨瘦如柴;请别忘记,我当初却是一位有名的胖子.哇塞,我终于减肥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