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综合害虫防治(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工作中,可以采用"行动阈值(action thresholds)"来帮助专业技术人员确定何时应该采取防治行动,以便及时降低害虫数量.如果害虫密度超过行动阈值,专业人员将使用杀虫剂、设置捕获陷阱以及其它防治措施.但是,行动阈值的确定比较困难,行动阈值的大小随害虫种类、现场、季节和个人对害虫的容忍程度等因素而异,可以从经济学、卫生与安全、审美学、公众意见和法律这五个角度来考虑.下面分别讨论.
近年对一般杀虫剂的药效普遍反应不够理想,有时室内药效不错,但现场应用效果不佳.室内药效只是一个初步评价,试虫一般为敏感品系、条件恒定、方法规范统一,但不一定十分科学,和实际应用可能"千差万别".除害虫抗性外,影响杀虫剂药效的因素众多:①靶标因素(害虫种类、抗性水平);②药剂因素(理化性质、质量、助剂、剂型);③环境因素(温度、湿度、光照、介质的、酸碱度、光滑度);④器械因素(精密度、准确度、雾滴的大小、均匀度)等等,了解这些因素,可以趋利避害.
有害生物防治服务的对象十分广泛,可以说,凡是有人类生活、工作和活动的地方就会有防治有害生物的服务需求.当然,防治服务的需求和程度要与客户的实际环境及运作情况互相配合.因此,专业的虫控公司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就应该有不同的设定方案和处理方法.这是因为:其一,客户所生产、经营的产品不同,业务运作、生活的环境不一样;其二,客户所辖区域的害虫种类、栖息地、孳生地及害虫的活动情况也有分别.因此,专业虫控公司为不同的客户服务时,药、械的选用及应用技术均应有一定程度的区别和针对性.不管使用什么方法,不管使用什么药,施药的基本原则不会改变,这就是:对人、畜要安全,要避免污染食物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