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由萘啶酸发展起来的合成抗菌药,其中氟喹诺酮类药物于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上市,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组织穿透性强等特点且可单药使用,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显示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本文目的是考察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拓扑异构酶Ⅳ(topoⅣ)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关系.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筛选甲氧西林和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耐药的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从中选取8株菌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序列分析.实验结果显示,MRSA其耐药机制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金葡球菌topoⅣ基因grlA 80和84两个位点突变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水平最为相关,而grlB 432、452双位点突变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水平相关性不大.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qnr基因介导的克雷伯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克雷伯菌株共200株,其中产酸克雷伯菌6株.PCR方法筛查基因,琼脂稀释法测MIC,质粒结合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通用引物扩增各组基因及测序.结果 200株细菌中筛查到带qnr基因的菌株共2株(其中产酸克雷伯菌1株),均对环丙沙星敏感.进一步确证实验中证实2菌株都含qnr基因.2菌株经结合实验后在选择平板上都有菌生长,而且对环丙沙星的MIC值均有30倍以上的的提高.2株菌均有gyrA Ser83→Tyr突变,产酸克雷伯菌株有parC Ser80→Ile突变.2株菌质粒PCR扩增的qnr产物测序结果与NCBI中qnr基因比对吻合率达100%.结论华南地区已有质粒介导的耐喹诺酮类菌株存在,它们能够跨种属转移,值得临床医生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