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WTO对我国的影响重大而深远,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卫生等诸多领域.关心卫生事业的人们会问,这对于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挑战和机遇是什么?应该如何应对?根据中美加入WTO谈判达成的协议,我国卫生服务部门承诺加入WTO后开放医疗和牙医服务2个部门,如果从医疗服务提供方式上划分,包括以下4个具体内容:(1)跨境交付;(2)境外消费;(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
目前,国内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测算已有多种方法,黑龙江省在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编制中借鉴许多好的经验,提出了"需要调整服务目标法".该方法的建立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1)黑龙江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是6年的中期规划.卫生资源的调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标准的制定必须立足于实际、立足于现实的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立足于6年中期规划可以实现的程度.(2)采用的方法如果专业性和技术性太强,推广有一定困难.(3)黑龙江省地处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以,配置标准更要基于公平性的考虑,保证可操作性.
入世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重大而深远,是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为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必须对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与创新,对我国城乡、地区、医防等卫生资源配置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在2003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提出:卫生发展必须围绕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个主线开展工作.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调整卫生支出的投放方向,逐步改变城乡卫生服务资源配置和布局不合理的局面,依靠结构调整促进发展,在发展中调整结构.这是卫生部门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举措.笔者就如何在实践中落实这一举措,加快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战略性调整谈些体会.
随着重庆市城乡卫生统筹政策的快速推进及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及模式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重庆市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医疗环境差距进一步缩小,重庆市农村卫生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1].如黔江区经过几年实践与探索,不断分析解决"新农合"中出现的问题,2007年来创新并实践"新农合"发展"取信于农"的"黔江模式",让农民更深层次了解认识"新农合",积极主动参与"新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