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按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笔者于临床采用在特定穴位进行针刺配合刺血拔罐,结合患部中药薰洗等方法治疗本病3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目的:观察痔炎宁熏洗剂治疗炎性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痔疮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3例.治疗组给予痔炎宁熏洗剂熏洗坐浴,对照组给予1:5 000高锰酸钾液坐浴,两组均以治疗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炎宁熏洗剂治疗炎性痔疮有效、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痔疮的治疗方法一直倍受关注,本文对痔疮的中医药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仪器治疗及其他疗法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无论选用哪种方法治疗痔疮,均应辨别清楚痔疮的类型、分期,从实际出发,因人、因病制宜,选择好适应症,最好是结合传统手术与其他疗法综合治疗.
尹伯约教授是全国著名肛肠科专家,从事肛肠专业工作已有五十多年,虽已年近耄耋,但仍然工作在临床一线.痔是肛肠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45~65岁是痔病出现的高峰.通过自身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经验总结,尹伯约教授认为痔的发病,除了与年龄、性别、职业、体质等有关外,且与生活习惯、肛门括约肌痉挛有极大的关系;在治疗上提倡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相兼,综合调理.
笔者自1993年9月~2000年9月用凉血地黄汤加减治疗痔疮1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5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104例,女46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69岁.混合痔102例,Ⅰ~Ⅱ期内痔28例,炎性外痔7例,血栓性外痔13例.诊断依据[1]:Ⅰ期内痔:便血,色鲜红,或无症状,肛门镜检见齿状线上方粘膜隆起,表面色淡红;Ⅱ期内痔:便血色鲜红,伴有肿物脱出肛门,便后可自行复位,肛门镜检见齿状线上方粘膜隆起,表面色暗红;炎性外痔:肛缘皮肤损伤或感染,呈红肿或破溃成脓,疼痛明显;血栓性外痔:肛缘皮下突发青紫色肿块,局部皮肤水肿,肿块初起尚软,疼痛剧烈,渐变硬,可活动,触痛明显.混合痔:便血,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可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肛管内齿状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齿状线下亦可为赘皮).
目的:观察止血类中药治疗内痔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止血汤(槐花、地榆、荆芥、枳壳、防风、当归、黄芩等)治疗内痔出血21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86%.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止血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