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按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笔者于临床采用在特定穴位进行针刺配合刺血拔罐,结合患部中药薰洗等方法治疗本病3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针灸治疗肛肠疾病的方法,主要有针刺、挑治、穴位注射、火针及其他疗法等5类,针刺用于肛肠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具有消肿止痛止血之功;挑治法除有针刺的功效外,操作较为容易,选取背部痔点或齿龈穴进行挑开,止痛快,同时具有放血疗法的功效,清热祛火力强;穴位注射则充分利用药物较好的镇痛作用及针刺穴位疏通经络,提高痛阈;火针对于虚寒型的痔疮有独特疗效.
探讨针灸歌赋中关于肛门病所用四穴的古代论述和现代临证应用.针灸歌赋是历代针灸先贤临证经验的结晶,其中治疗肛门病主要取用长强、承山、二白、百会4个穴位,论述精辟,语言凝练.注重肛门局部取用长强穴,循经远取下肢承山穴,上肢二白穴,头部百会穴,其用穴方式灵活,不拘一格.目前临床治肛门病在循承古法用穴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如能对古代针灸歌赋透彻领悟,便可举一反三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