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较长时期内农村改水只做些改良水井、加高井台、建砂滤井、水窖等初级饮水改良。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发展了手压机井和简易自来水。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城市自来水的供应已从1949年的240万吨增加到3000万吨,用上了自来水的从72个城市逐步发展到226个城市;加上工矿企业的自备水厂,估计日供水能力达8000万吨;铺设输水管道长度达43万公里,相当于1949年的6~7倍。
2000年广西农村改水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①我区农村改水的方式以建水厂(站)、打手压机井、修水柜三种为主;②在三种改水形式中,打手压机井的受益人口占总受益人口的38.92%,建水柜占3.02%,建水厂(站)占58.06%;③在厂(站)中,出厂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供水的"直供型"水厂(站)的受益人口占46.45%,出厂水经过简单过滤等处理的"A"型水厂(站)占3.31%,出厂水经过过滤、沉淀、消毒等处理的"B"型水厂(站)占8.30%;④在所有的水厂中,仅有11.86%的出厂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其中,直供的水质合格率为5.89%,A型的为38.01%,B型为95.07%;手压机井和水柜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27.49%和3.82%,合格率以B型水厂(站)最高;⑤有18.31%的水厂(站)水源选址和卫生防护符合卫生要求,手压机井全部不合格;⑥水柜的密封加盖率为33.23%,水质定期消毒率为5.448%.从调查结果看,我区改水受益人口中仍有大部分人口饮用不安全、卫生的水,农村改水的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