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卵巢低反应患者自然周期体外受精(ⅣF)方案中发生取卵前卵母细胞提早排出的相关因素,探讨预测和预防卵母细胞在取卵前提早排出的相关指标. 方法 实施自然周期ⅣF/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的患者共378个周期,自月经第3天B超监测窦卵泡直径,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值;第8~11天B超监测卵泡直径;当卵泡直径>14 mm时,监测血LH、E2、孕酮(P)水平,当E2≈1,100 pmol/L时,肌注0.2mg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 a)诱发排卵(trigger),34~36 h后取卵.分析各项临床指标与卵母细胞在取卵前提早排出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取卵前卵母细胞提早排出与基础E2值、“trigger”日P、LH值有关,与患者年龄、基础LH、FSH值和卵泡直径无关.结论 自然周期取卵时机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基础E2值及监测P、LH水平进行预测和监控.
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门诊促排卵患者的增加, 超促排卵治疗导致的卵巢过度刺激和卵巢扭转的患者不断增多. 取卵后、IVF-ET术后及妊娠后发生卵巢扭转的文献报道比较多见,在取卵术前出现扭转的病例报道较少. 本院于2017年10月对1例取卵术前卵巢扭转的患者进行取卵后行手术处理,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