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癫(癎)及癫(癎)合并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并对其精神症状分析,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并降低治疗风险.方法:对123例癫(癎)病人随访跟踪,采用病人自身对照方法,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对癫(癎)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双重治疗,观察其症状变化.结果:症状和药物引起的癫(癎)性精神障碍病人自杀意念明显增高,使治疗风险加大.结论:仔细观察癫(癎)及癫(癎)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精神状况,合理用药,及早给予心理干预使临床治疗的风险降低.
目的:了解癫(癎)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89例癫(癎)性精神障碍患者使用抗癫(癎)药和抗精神病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癫(癎)性精神障碍治疗中,抗癫(癎)药以卡马西平使用频度最高达65.2%,抗癫(癎)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反应居首位.结论:在癫(癎)性精神障碍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癫(癎)药与抗精神病药.
目的:分析癫(癎)性精神障碍的门诊患者临床症状特征.方法:采用自编临床资料调查表,对门诊10年50例癫(癎)性精神障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癫(癎)发作时精神障碍14例,发作间期精神障碍31例,发作后精神障碍30例;各种精神障碍中癫(癎)大发作42例(84%),其余是癫(癎)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或混合发作;其中个性改变21例,智力减退13例,精神分裂症样症状11例,冲动行为12例,性行为异常4例.结论:癫(癎)性精神障碍的患者84%是癫(癎)大发作所致,治疗癫(癎)大发作对防止精神障碍发生十分重要.对个性改变、智力减退和伴有冲动行为的患者应加强监护,防范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