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冲击波伤是核武器和常规武器战争中常见的一种损伤.平时因各种爆炸性事故而发生次声、冲击波伤者也屡见不鲜.炸弹爆炸可产生冲击波和次声,而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使次声武器和核武器有可能成为未来战场上超级杀手.我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爆炸伤伤员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颅脑次声、冲击波伤,且对伤情转归有一定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原发性重型头部和全身次声、冲击波伤后早期脑和脊髓形态学变化,为颅脑次声、冲击波伤临床处理提供依据.
1991年1~2月发生的海湾战争,标志着现代战争已进入一个新的高技术阶段。现代战争有以下特点:(1)没有前后方之分,伤亡人员不仅是前线的作战人员,更多的还有平民百姓。例如,科索沃战争期间,伤亡人员99%以上是平民。(2)出现“不接触性战争”,即一方未见到敌人的踪影,却受到敌方航弹、导弹等武器的袭击,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3)武器和杀伤因素向多样化方向发展。武器有:战术核武器、爆炸性武器、高速轻武器、燃料空气炸弹、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次声武器、动能武器等;杀伤因素有:放射线、热力、冲击波、机械力、微波、次声、激光等。由此使得战伤变得更为复杂。
战伤(war wounds)是指在战斗中由敌方武器直接或间接对人员造成的损害,或因战斗行动及战争环境造成的损伤.在常规武器战争中,战伤主要是指枪弹和弹片所致的火器伤(占全部战伤的60%~95%以上),其他为烧伤、冻伤、爆震伤、冷兵器伤、压伤和摔伤等.现代战争中,由于致伤武器的多样化,如爆炸性武器、燃料空气炸弹、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次声武器、动能武器等,因而使得战伤的伤情亦趋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