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在湿热环境下进行不同强度军事作业时人体应激负荷指标.方法 将80名自愿同意参加试验的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人.饭后3h,在湿热环境下[无遮盖的室外,三球温度为(35.9±1.1)℃,相对湿度为(76.0±3.5)%,按照GJB 1104-9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分别进行轻、中、重、极重强度作业,作业时间1h.在作业开始前1 min和作业结束后即刻测量心率、耳道温度、出汗量和唾液、血浆中皮质醇含量.结果 与作业前比较,湿热环境作业后各作业强度组受试者耳道温度、心率和唾液皮质醇含量均升高,出汗量无明显变化,轻强度组血浆皮质醇含量升高.唾液皮质醇、心率与作业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血浆皮质醇与作业强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耳道温度、出汗量与作业强度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唾液皮质醇可作为湿热环境军事作业机体应激负荷评价的新指标.
目的 调查两不同梯队内陆救援人员进驻高原后1周内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发病情况,分析影响AMS发病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某内陆救援人员不同梯次(A梯队和B梯队)进驻高原驻训地(海拔4450 m)后1周内AMS的发病人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回顾性调查两个梯队的阶梯调整适应时间、作业强度、饮食保障及自然环境因素.结果 A梯队AMS发病人数为45人,发病率为16.61%;B梯队AMS发病人数为4人,发病率为4.71%.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两梯队高原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赴高原救援人员阶梯适应时间长短、早期作业强度大小、饮食保障好坏、天气状况优劣等直接影响救援人员AMS的发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