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骨科医师年会(CAOS2015)于2015年5月7日至10日在京召开。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郭卫教授在会上介绍,为便于工作沟通和国际交流,该专业委员会下设两个亚组:四肢骨肿瘤工作组(66人)、脊柱骨盆骨肿瘤工作组(45人)。
目的回顾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在骶骨肿瘤切除、骨盆严重损伤合并其它器官裂伤修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术中应用消毒皮管加粗鞋带套结法间歇性阻断腹主动脉9例.结果术中失血量得到有效控制,输血量减少,手术野清晰,缩短了术中止血时间,且生命体征较稳定.术后观察及长期随访未发现因血管阻断而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结论低位腹主动脉间歇性阻断技术,操作简便,血流阻断范围广,技术可靠,能有效减少失血量.
骨盆骨肿瘤具有血供丰富,解剖关系复杂,手术难度较高,术中出血量大等特点,使手术切除难以彻底,术后肿瘤易复发和转移.笔者通过7例骨盆骨肿瘤介入治疗体会的分析,探讨骨盆骨肿瘤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
骨盆骨肿瘤指发生于骨盆各骨的骨肿瘤,组织来源多样,病理分型复杂,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困难。骨盆骨肿瘤按照肿瘤来源可以分为原发性骨肿瘤及继发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病理分型多样,约占全身原发骨肿瘤的4%[1],继发性骨肿瘤多见于骨转移瘤。按照肿瘤良恶性程度可以分为良性骨肿瘤、恶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其中恶性骨肿瘤占绝大多数[2]。按照肿瘤数目可以分为多发性骨肿瘤及单发性骨肿瘤。
近年来,随着骨肿瘤外科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骨盆骨肿瘤特别是骨盆原发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过去采用半骨盆切除的手术,现在常常代之以切除重建手术,重建方式有马鞍形假体置换、灭活再植、关节融合、异体半骨盆置换等[1].骨盆原发恶性骨肿瘤由于其发生部位的原因,初期多在盆腔内生长或被臀大肌掩盖,加之早期症状轻微、定位差,故临床上往往很难早期发现,就诊时肿瘤体积多比较大,这就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同样,对于这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也面临新的内容及前所未有的挑战[2].兹就骨盆肿瘤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计划,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