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冠心病生物学危险因素的水平与低出生测量指标间的关系.方法对628名1948~195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的活产单生子进行追访调查.结果成年期发生冠心病(CHD)心肌缺血症状的风险概率随出生体重的降低而增加(β=一0.0018,P<0.01);随着出生体重和出生体重指数(PI)降低,患高血压风险加大,出生消瘦组(PI≤24 kg/m3)的OR(odds ratio)值是PI>28 kg/m3组的5.9倍;成年期发生糖耐量低减(IGT)的风险随出生体重和PI降低而逐渐增大.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反映胰岛素抵抗)随出生体重和头围的降低而显著升高(趋势检验,P<0.01).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随出生体重、PI和头围升高而下降(趋势检验P<0.01,P<0.01,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随出生体重和头围升高而上升(趋势检验P<0.05,P<0.01).上述出生指标与CHD生物学危险因素间的关系与胎龄和成年期生活方式无关.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出生指标无关.结论我国人群中,以低出生测量指标反映的宫内发育迟缓可能使成人期发生高血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血清TG和低HDL-C等冠心病生物学危险因素的风险增加.
目的:对比分析高海拔环境下试管婴儿与自然受孕儿出生时的基本指标,客观分析高海拔地区试管婴儿的安全性,为该地区开展助孕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单、双胎试管婴儿和自然受孕儿出生时的胎龄、体重、身长、Apgar评分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胎试管婴儿Apgar评分高于自然受孕儿,其余各指标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双胎试管婴儿较自然受孕儿胎龄偏低,早产儿比例及Apgar评分偏高,其余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高海拔环境下助孕技术与自然受孕的新生儿均可获得良好的生长发育.
目的:探讨三唑磷原药对亲代生殖与子代早期发育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大鼠经口喂饲含三唑磷原药的饲料,剂量分别为0.210、1.456和7.167 mg/(kg·d),各剂量组均连续喂饲8周,空白对照组饲以无添加的饲料.测定亲代(parental generation,P)母鼠主要脏器系数、繁殖指数和生产指标并作常规病理检查,测定子代(filial generation,F)仔鼠的出生指标和生长指标.实验连续观察2代.结果:P、F1代繁殖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1.456和7.167 mg/(kg·d)剂量组的P、F1代孕鼠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5);P、F1代的生产指标中,窝产仔数减少和窝质量减轻,1.456和7.167 mg/(kg·d)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1、F2代仔鼠的生长指标中,1.456和7.167 mg/(kg·d)剂量组仔鼠尾长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三唑磷原药对大鼠具有繁殖毒性,其损害作用表现为子代尾长相对发育迟缓,窝产仔数和窝质量下降.三唑磷对大鼠繁殖毒性的最大无损害作用剂量为0.210 mg/(kg·d),对大鼠的最小有损害作用剂量为1.456 mg/(k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