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的外籍学生来华接受高等医学教育已成为近年医学院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外籍学生原籍地具有浓厚的英美殖民地文化背景,在生理学教学中对教材的选择与国内学生有所不同.本文以心肌细胞膜极化状态为例,对各版本教材中不同阐述进行了比较.如何在教学中解答外籍学生这一疑惑,并将这种理解差异以最科学的方式加以妥当的说明是对教师基础知识水平及教学能力的一种考验.
为了解大学新生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情况,现将黔南某医高专2010级入学的689名专科新生 HBsAg 检查情况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黔南某医高专2010年入学的临床医学及全科医学方向新生为调查对象,该校学生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贵州籍学生402人(58.35%),省外籍学生287人(41.65%);农村籍学生577人(83.7),城市籍学生112(16.3);男生285人(41.36%),女生404人(58.64%);汉族籍学生399人(57.91),布依族学生48人(6.97%),苗族学生68人(9.87%),土家族学生28人(4.06%),其他民族学生146人(21.19%),平均年龄(19.99±1.55)岁.
本科承担了留学生的临床见习工作,临床见习对于原本存在语言交流障碍的学生存在一定难度,加之文化背景的不同更导致这些学生与中国学生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不同,因此如何组织好外籍学生的见习是摆在带教老师面前的新课题.2013年参加见习的留学生共有24名,男16名,女8名;年龄22~24岁,其中20名来自巴基斯坦;在本国完成相当于高中阶段的学习后,来到首都医科大学国际学院开始了医学课程的学习,授课语言为英语,经过约3年半的课堂学习,进入临床皮肤科见习阶段.
2003年2月18日上午8时,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称广东省某华侨专业学校12名柬埔寨籍学生发生集体食物中毒.接报后,中心立即派食物中毒处理小组前往该校学生宿舍及中毒学生就诊的医院进行调查,情况如下.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外籍学生在中国高校学习.通过分析涉外高校医院中护患矛盾产生的原因,探讨护理伦理的要求,从而提出高校护理人员应采取的伦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