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异常妊娠的综合急救护理对改善孕妇及胎儿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90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2015年4月~2016年4月)与观察组(2016年5月~2017年4月),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急救护理.对比两组分娩时间、分娩中出血量、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住院时间、妊娠结局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分娩时间短、分娩中出血量少、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剖宫产率低、自然阴道分娩率高、终止妊娠引产率低、胎儿存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急救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有助于改善孕妇及胎儿的预后结局.
目的:探讨一站式急救护理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17例(42.5%),有效19例(47.5%),无效4例(10.0%),总有效率为90.0%,较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2.5%有显著性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综合急救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死亡率,有效的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目的 对应用综合急救护理模式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5例.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救治期间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急救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救治期间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救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中毒症状控制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综合急救护理模式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目的:分析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用随机数表法将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41例/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急救护理,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胆碱酯酶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恢复清醒的时间及对护理的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5.12%)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78.05%),P<0.05.接受治护后,研究组患者住院的时间、胆碱酯酶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及恢复清醒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可显著缩短其住院的时间和恢复清醒的时间,促进其康复.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急救护理在抢救出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择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5例出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抢救的同时,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对综合组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然后,比较对两组患者进行抢救的成功率及其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对综合组患者进行抢救的成功率高于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抢救的成功率,P<0.05;综合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出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综合急救护理能显著提高对其进行抢救的成功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其医疗费用.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60例患者。我院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对乙组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然后比较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乙组患者进行急诊分诊的时间、在急诊室外停留的时间、进行抢救的时间、卧床的时间及其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心梗的院内复发率及其死亡率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家属,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缩短对其进行抢救的时间,提高其生存率,且能提高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成功的时间、开始接受急救至入院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溶栓后再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成功的时间、开始接受急救至入院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溶栓后再梗死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效果显著.
目的:探讨分析对突发夜间哮喘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部收治的突发夜间哮喘的老年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突发夜间哮喘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目的:探究综合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1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抢救情况及康复结局。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P<0.05);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率、死亡率及再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患者采取综合急救护理可及早开展溶栓治疗,对改善康复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