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市场经济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的不断强化,特别是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病人对医院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作为医务工作者就应加强法律学习,提高法律保护意识,在维护好病人权利的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把法律作为工作责任、个人权利、义务、自由的价值尺度,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手术室作为病人进行治疗的特殊场所,在护理工作中的几点法律性问题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健康教育形式趋于多样化,卡片式教育在临床中已有不少实践[1-3].我院是一所地市级医院,约80%病源来自县级以下,且以桂北山区病人居多.山区病人有其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和情感取向,在遵医行为方面容易出现诸多矛盾.为了保证病人的遵医行为,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选取2005年10月-2006年10月的住院山区病人,采用护嘱卡对其实施遵医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是正义.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正义就被当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一个重要价值尺度,用以匡正人类不平等的自然事实.何谓正义?"所谓正义,一般说来,就是对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分配或安排,以及与此种分配或安排次序相适宜的道义品质."[1]罗尔斯把正义看作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通过其原初状态的假设,提出了两个正义原则,来实现社会的起点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的公正.这一正义理念对解决我国当前医疗公平问题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思路.
职业价值观又称为工作价值观或择业观,是人的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当前中职教育突出以就业为导向,学校在开展就业教育时应做到有针对性,必须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特点,了解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并在就业指导方面采取相应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职生就业.本文针对珠海市几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