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是特殊商品,它与人的健康、生命息息相关,但由于信息高度不对称,往往更易带来有关人权保护的争议.作为药品监督管理所依据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的重要特点是体现了保护人权的思想,强调必须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把人权纳入法律调整的范畴.充分显示出我国法治工作正逐步与国际人权接轨.是我国法治终极目标和立法精神的实践.本文重点阐述了人权保护思想渗透其中的具体体现.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著作,其中的辩证法思想渗透各个学科,尤其对中医学的深远不可小视。张景岳说得好:“医易相通,理无二致”。今就《周易》哲学的“天人相应”、“居安思危”、“潜龙勿用”、“反身修德”,与中医养生的“四气调神”、“防微杜渐”、“不妄作劳”、“德全不危”作一浅析,以明《周易》哲学对中医养生学的巨大贡献。
<伤寒论>辨证思想渗透于方药服用中,笔者就<伤寒论>在阳明病证方药服用中的运用做一浅述.1 阳明病证方药服用1.1 药物煎煮:为了充分发挥药效,保证用药安全,仲景十分重视在煎煮前对药物进行必要的处理.如阳明病证方药中用到的石膏打碎先煎,意在加强清解阳明气分弥漫之热;大黄去皮、清酒洗,意在加强其苦寒泄热、走而不守之功.煎煮用水考究,有泔澜水、麻沸汤、潦水、清酒、清浆水之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中述"以潦水一斗".潦水,即地面积存的雨水,取其味薄而不助湿之意.药物煎煮讲求顺序,如调胃承气汤大黄、甘草先煎,后下芒硝,共奏缓下热结之功;大承气汤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可充分发挥导腑通便、清解燥热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