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文献翻译需专门的翻译人才。本文讨论了现有的翻译人才模式,再就中药文献的特点,对药科类院校以自有资源优势为依托,采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中药文献翻译人才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中医中药历史悠久,渊远传承,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医药以其博大深厚的文化和独特的疗效,而逐渐为国际社会所接受,不少西方国家已经开设了中医学校或中医课程,但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困难很多,而在国内,中医药的国际推广也遭遇困难,究其原因,是急缺中医药翻译人才.英语是国际交流的主要语种,中医药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本院利用中医药大学的资源优势,在培养中医药翻译人才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本文对此作一探讨.报告如下.
1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 T I)教育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家对外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交流合作快速发展,对于应用型、实战类翻译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为了着力培养相关人才,自2007年起我国开设了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M T I),旨在培养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端复合型翻译人才。7年来,全国已有206所高等院校开设了MTI专业,各翻译硕士培养院校或单位参考了国务院学位办在[2007]78号文中下发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翻译人才。但如何将英语技能与专业特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人才培养与市场要求接轨,更好地发展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更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各领域输送人才,是许多院校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