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1.传统串联四极杆质谱仪的所有功能:全扫描/子离子扫描功能/母离子扫描功能/多反应监测扫描MRM/中性丢失扫描功能/选择离子扫描SIR.2.高灵敏的线性离子阱扫描功能:增强全扫描功能/时间延迟碎片扫描功能/增强子离子扫描功能(EPI)/多电荷扫描功能/三级质谱扫描功能.
LSX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是美国雷赛公司的第六代产品,较上几代产品多了分光镜、一个衰减片、眼跟踪系统等,具有0.8mm的小光斑、200Hz的高频扫描功能,加上主、被动眼跟踪系统使切削光斑均匀、光滑、不易打偏,不易形成中央岛,并且193 nm的远紫外激光不能穿透角膜、手术区边缘损伤小,波长短定位精确,无DNA重复修复现象,不引起遗传突变.LSX的优点很多,但由于激光非常微弱,受光路的影响较大,使得光路保养异常频繁,所以在此简单介绍一下LSX激光器的光路组件及其作用.
MAGNETOM Espree具备超大孔径和超短磁体,能够实现常规高场强系统的扫描功能,带来更清晰的图像质量,增强临床医生的诊断信心.此外,由于采用当前世界医疗行业最先进的全景矩阵成像(Tim)技术,MAGNETOM Espree的检查时间更短,检查效果更为理想,广泛适用于更多的患者.
A S R-4000为安科经过十余年专业乳腺X线摄影设备研发、生产技术积淀,最新推出的一款具有国际领先技术工艺的数字乳腺X线摄影设备。该款设备不但配置高端、工艺领先,而且功能丰富、扩展性极强,是一款集乳腺筛查、诊断于一体的多功能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
在硬件配置、功能设计方面,A S R-4000延续了安科产品一贯的“高性价比”的特点。如:核心部件探测器的配置,其采用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尺寸第三代动态非晶硒平板探测器(24c m ×30c m)。该款探测器超高的分辨率、快速的刷新频率,不但让A S R-4000在乳腺疾病的筛查与诊断方面表现优异,而且对于未来领先技术的应用拓展,同样表现不凡(如:升级三维断层扫描功能、升级三维定位穿刺功能)。另外,多频自感应压迫技术、IOE曝光技术、闭合电路控制等多项领先技术的应用,让ASR-4000在运行稳定性、操作便捷性、应用人性化等诸多方面均具备业内领先水平。
从60年代末CT发明至今的30余年来,X-CT的发展经历了1~5代,CT技术的发展始终是围绕着提高机器的性能,以及降低射线辐射量等方面进行的,80年代以来的螺旋CT扫描在提高扫描速度、改善图像质量特别是减少运动伪影和开发新的扫描功能如CTA、CTVE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CT的临床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至此有些人认为CT的发展是否到了“顶点”?直到1998年RSNA(北美放射学年会)上各CT生产厂家多层螺旋CT的展出,开始了X-CT又一新的发展阶段,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或multi-detector rowsu CT;MDCT)指采用多排探测器阵列,扫描时不用常规的单层面或常规螺旋扫描准直宽度的扇形线束,而是采用可调宽度的锥形线束,根据拟采集的层厚及层数选择锥形线束的宽度,从而实现一次采集,可同时获得多层(最多4层)图像,故又称谓宽探测器、多层采集螺旋CT,简称为多层螺旋CT,现在此技术已经历了2年多的发展,其优点和发展前景已得到大家的一致公认。
独特大孔径短磁体设计拓宽受检患者范围;Tim技术2分33秒完成全脊柱一次性成像2006年2月15日,中国首台大孔径短磁体1.5T磁共振成像系统--MAGNETOM Espree在北京医院正式启用.这款新设备具备超大孔径和超短磁体,能够实现常规高场强系统的扫描功能,带来更清晰的图像质量,增强临床医生的诊断信心.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据统计,60岁以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为2%-5%,而6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25%-35%[1].因此,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患者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常伴有肢端麻木,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等临床症状.对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传统的诊断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该方法具有创伤性,后来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又出现了超声、CT、MRI,但诊断效果均不明显.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具有更加强大的扫描功能,扫描速度快,扫描层厚薄,能够较好的诊断血管疾病,已经成为诊断血管病变的一种首选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2].本研究对58例疑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采用CTA进行了诊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2002年由美国Tomo Therapy Incorpraled研发成功Tomo Therapy Hi-Art system(螺旋断层自适应放疗系统),是一种在CT图像引导下,以调强治疗为主的放射治疗设备.它的独特性在于将诊断螺旋CT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结合,使其同时具有影像扫描功能和放射治疗功能,在精确放射治疗所关注的逆向调强(IMRT)、影像引导(IGRT)和自适应放疗(ART&DGRT)方面,比其它放疗设备更有优势.对这样一种新的放射治疗设备,依据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探讨其机房的屏蔽是必要的.
患者,男,46岁,10年前因眼口干来我院就诊.当时双目视力1.0.双眼结膜充血(),角膜上密集脱落,Schirerit双目"0~2"mm.腮腺功能扫描功能严重降低,血免疫出现高r蛋白血症及SSA,SSB阳性.于我院诊为干燥综合征,及干燥性结膜角膜炎.局部用人工泪液及抗感染治疗,于内科全身用中药及西药治疗.2~3年后复查过2~3次.情况同前,改善不明显.患者因工作、经济条件未来就诊.10年后再来我科,右目视力0.4,左眼视力仅为CF,双眼结膜充血,粗糙,多处荧光素钠染色.左角膜周边约2mm区域坏死缺损,正中面有一5mm左右较透明区域,结构隐约可见.眼底不清.右眼角膜周边坏死,少而浅.眼底可见.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工作中相当常见,骨折是否合并韧带损伤、损伤韧带的部位、程度以及对其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常关系到患肢遗留疼痛、关节不稳,继而发生骨关节炎等,并影响功能[1].近年来随着临床骨科对踝关节韧带损伤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且对功能重建手术治疗方式的开展,MRI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2].低场强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多方位及多参数成像能力,在骨关节病变诊断中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不可替代的优势.近年来,低场MRI在基层医院已相当普及,其硬件性能和扫描功能等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手术确诊的踝关节骨折合并韧带损伤病例的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其诊断价值.
以感光材料为介质的CT片及X线片等诊断资料导入微机形成的图像文件资料,在医学领域里的资源库建设、多媒体教学以及远程诊断等诸多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然而对于面幅较大(大于A3页面)、规格繁多的X线片及CT片,即使利用具有透视扫描功能、面幅为A3的专业扫描仪也不易做到.如果采用具有透视扫描功能的普通扫描仪,因其透视扫描面积过小,必须要进行分次扫描并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合成方能完成,虽然工作程序繁琐,而生成的图像质量却很难达到要求.为此,我们开展了利用普及率较高的数码相机把X线片及CT片导入微机的方案探索,经对200张CT片及X线片的导入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