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热证】相关文献(8)
  • <伤寒论>栀子豉汤证治剖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CSTPCD CA CBST 1999年1期

    <伤寒论>中以栀子豉汤为代表方的栀子豉汤类方,由于在理论上对其证治缺乏充分的认识,致使在临床上不能如桂枝剂、柴胡剂等经方那样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文提出栀子豉汤所治主证是热郁胃中所致的"心中懊"而非热扰胸膈的"虚烦",而"心中懊" 实乃胃中嘈杂.并进而分析了从热郁胃中至阳明腑实证与阳明湿热发黄证之间存在的内在病机演变过程,指出栀子豉汤是治疗阳明热证之第一法.

    栀子豉汤 虚烦 心中懊 阳明热证
  • 阳明热证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天津中医药》 CSTPCD CA 2007年4期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邪入阳明,正邪相争剧烈,邪热盛极的阶段,其性质多属里、热、实证.阳明热证多见于感染性疾患,内毒素作为感染后细胞因子"瀑布反应"的诱导因子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的研究显示,T辅助淋巴细胞TH1/TH2的功能能够反映机体促炎和抗炎反应的失衡情况[1].TH1细胞以分泌干扰素-γ(IFN-γ),TH2细胞以分泌白介素-4(IL-4)为主.本研究将从TH1(IFN-γ)和TH2(IL-4)平衡的角度探讨阳明热证患者细胞因子谱的改变,并尝试揭示其在阳明热证的发展变化中的作用机制.

    阳明热证 内毒素 Th1 Th2
  • 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河北中医药学报》 CSTPCD 2017年1期

    经文献检索和查阅相关书籍,查找了近30年来国内外白虎汤的相关研究,文献研究结果表明,白虎汤是“寒剂之祖方”,用于治疗阳明热证和气分热证,解热效果显著,并能够抑制炎症反应,下调炎症因子.同时,文献研究结果也提示:白虎汤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中药方剂,其解热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还不够明确,应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白虎汤 伤寒论 药理作用 热证 阳明热证 气分热证 清热泻火 除烦生津
  • 阳明热证实证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和细胞因子的改变及相关性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CA 2008年1期

    目的:观察在阳明热证、实证的发病过程中血浆内毒素(ET)水平以及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内在联系.方法:选择具阳明热证患者25例,具阳明实证患者15例,在针对原发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服白虎汤、复方大承气汤,并另设健康对照组12名,各组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ET、血清IL-6、TNF-α、IL-10等水平的变化.结果:入院时,阳明热证、实证血浆ET、血清IL-6、TNF-α、IL-10水平均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0.05),ET、IL-6、TNF-α、IL-10水平在阳明实证患者中高于阳明热证(P<0.05),经分别治疗3天后,阳明实证患者TNF-α、IL-6水平仍高于阳明热证(P<0.05),而ET、IL-10水平在两证型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阳明热证、实证与血浆ET水平及其介导的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阳明热证 阳明实证 内毒素 细胞因子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阳明热证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辽宁中医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3年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阳明热证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体温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73例阳明热证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口服白虎汤,疗程3天,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和中医证候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解热时间、总有效率以及疾病中医证候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阳明热证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 阳明热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伤寒论》六经发热特点浅释

    张仲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理论的启发下,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的证候,及其演变的规律加以总结,形成较为完整的六经辨证体系;并对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和辨证论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措施,使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的结合.儿童具有其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根据其不同发热情况,亦可采用六经辨证治疗.

    发热/诊断 伤寒论 太阳伤寒 阳明热证 六经辨证 儿童
  • 白虎汤类方在儿科热病中的运用体会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5期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为阳明热证而设.笔者辨证运用白虎汤类方治疗儿科热病疗效较佳,现将个人肤浅体会论述于下,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白虎汤 儿科 阳明热证 辨证运用 伤寒论 治疗 疗效
  • 从白虎汤案浅析曹颖甫诊治阳明热证的思路

    曹颖甫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经方派医家,他秉承《伤寒论》的学术思想,结合临床实践,考验实用,擅发前人之未发.曹颖甫不但继承了张仲景白虎汤的临床应用,且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进行加减化裁使用.通过分析《经方实验录》中曹颖甫谴白虎汤案1则,来探索曹氏对阳明热证的诊治思路.

    白虎汤 曹颖甫 阳明热证 诊治思路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