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军二三线城市的品牌药大军中,主要以国内品牌为主,外企品牌厂家多以处方带动和广告拉动OTC销售,比较谨慎.
与强势的国际药妆品牌相比,国内品牌厂家显然更懂中国市场.它们善于找剑中国药妆市场的空白,并了解中国药店终端的转型需求,因此拥有市场操作成本较低的优势.
2009年以来,国产终端护肤品牌一反常态,开始在百货店和超市渠道大做文章,动作频繁:多个护肤品牌组织国内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百货店和超市负责人出席品牌发布会、论坛,为双方的深入接触制造机会;某知名精品店终端护肤品牌企业收购另一家在百货店渠道拥有一定资源的品牌,试图顺水推舟,将旗下另外的品牌也逐步引入百货店和超市渠道;某知名国内护肤品牌与外资零售巨头家乐福谈判,希望卖场方面给予国内品牌"最惠国待遇",甚至放言"不给待遇就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