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则真实感人的事例:1.在2008年教师节前,我收到了一份让我意想不到的特殊的礼物:一本名叫<耕天下>的写真集和一封感谢信,这本写真集把我在2007-2008年的上政治课时写的板书及背影、下课和同学交流的情景、开运动会时的身影及放在讲座上的教案都一一的用手机拍下来,并在每一张照片上写了一句评语,做成了一本记录我两年来高中教学工作点滴录.
目的:为了解职业学校特殊家庭(指父母离异、再婚、丧失的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大学生人格问卷.结果: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对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有关家庭缺失学生的个性、行为、心理健康、智力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已引起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内外已有报道[1-2] .舟山市某学校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招收舟山市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正常少年儿童.学校每个学生均有家庭缺失背景.为了探讨这些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笔者采用Rutter儿童行为教师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这些特殊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前后调查, 以此作为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