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载体】相关文献(3)
  • 载体介导的脑肿瘤治疗药物和基因的递送难题及策略

    脑肿瘤仅仅依靠肿瘤影像、脑外科手术和放射技术等不能得到根治.而很多体外对脑肿瘤有效的化疗药物,因不能透过脑部生理屏障,也无法发挥自身的治疗效果.为提高药物在脑实质内的递送效率,过去10年中,出现了很多方法.本文将结合液体和溶质在脑内的转运进出,围绕载药脂质体和聚合物,对当前提高药物在脑实质区递送效率的方法进行讨论.

    脑肿瘤 基因治疗 聚合物载体 脂质体
  • 智能材料在现代药剂学中的应用

    《河北医学》 CA 2003年3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材料科学的发展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在结构材料阶段,人们只是研究材料本身所固有的特性,随着复合材料的诞生,人类在研究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开始着重关注材料的功能,并开发出了各种单一功能及多种功能材料.由于这些材料的特性和功能无法对环境变化主动地作出反应,因而人类开始寻找并希望创造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以便能接受其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对此作出积极的反应.智能材料的概念就是在此背景条件下,由日本高本俊宜教授于1989年基于将信息科学融合于材料物理特性及功能的新构思而提出的[1],美国人称之为"机敏材料"(Smart Materilas).所谓智能材料是指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能随着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性能的一种材料,可根据PH、离子强度、温度和溶剂成分的细小变化而膨胀、收缩,这种特性就决定了载体里的药物可以在必要的时间内、特定的空间部位释放,如糖尿病,需要时仅仅释放胰岛素就可得到治疗.再如疟疾,身体一发高烧,就可得到及时治疗,因为体热导致了温度敏感的载体突然发生性质改变.许多聚合物都可利用该性质,开发成具有受物理环境影响其性能的载体.如表面羧化可生成对PH敏感的聚合物;交联、接枝或改变结晶度以及亲水性或疏水性比率,都可赋予这些聚合物载体特殊性能.目前,智能材料已成为新的学科分支,其在医药学、生物技术工业及环境问题上有许多潜在的应用,而近几年在药剂学上对智能聚合物的研究和开发也十分活跃,主要出现了PH敏感型、温度敏感型(热敏感型)、葡萄糖敏感型、核糖体酶型智能聚合物.下面就着重说明这几类智能聚合物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智能材料 药剂学 能聚合物 温度敏感型 结构和功能 物理特性 周围环境 聚合物载体 复合材料 特殊性能 开发 治疗 应用 学科分支 细小变化 生物技术 溶剂成分 离子强度 科学融合 科学技术
  • 叶酸-聚合物靶向载药系统研究进展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7年9期

    综述了以叶酸为靶向配体,不同类型的聚合物材料为药物载体,通过叶酸受体的介导作用,从而实现主动靶向药物输送的研究进展.

    叶酸 聚合物载体 靶向药物输送 综述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