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衡量骨密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应用,影像学检查在评估骨密度及其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包括X线平片在内的定性检查与骨矿半定量或定量检查,往往存在着较好的相关关系.所以,它们在影像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可以相互认证,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但也确有因不同的检查方法所得结果相左而难以作出决断者,尤其在一些代谢性、内分泌性或中毒性骨疾患中更是如此.当同一病例平片表现骨密度增高而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测值低下、躯干骨与末梢骨的密度和结构表现相异、骨硬化的密度与骨软化的形态并存、或难以区分真性与假性骨折线时,多极易因认识错误而陷入判断误区.为此,笔者提出与上述情况有关的3个病例加以分析、讨论,借以提高认识,最大限度地避免误诊.
中药煎膏剂是指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其制剂过程为药料处理、煎煮浓缩、收膏等步骤.关于浓缩程度,传统方法是采用滴于桑皮纸上检验无渗润水迹为度,或用棒挑起成片状落下为度,现多采用相对密度方法来确定.我国药典(2000年版)中测试方法为取供试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约2倍,精密称定,混匀作供试液,按相对密度测定方法测定:即精密称定20℃时(除另有规定)比重瓶内样品液和新沸冷水的重量比,然后用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