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衡量骨密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应用,影像学检查在评估骨密度及其在骨质疏松的诊断上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包括X线平片在内的定性检查与骨矿半定量或定量检查,往往存在着较好的相关关系.所以,它们在影像学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可以相互认证,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但也确有因不同的检查方法所得结果相左而难以作出决断者,尤其在一些代谢性、内分泌性或中毒性骨疾患中更是如此.当同一病例平片表现骨密度增高而骨矿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测值低下、躯干骨与末梢骨的密度和结构表现相异、骨硬化的密度与骨软化的形态并存、或难以区分真性与假性骨折线时,多极易因认识错误而陷入判断误区.为此,笔者提出与上述情况有关的3个病例加以分析、讨论,借以提高认识,最大限度地避免误诊.
1前言深圳检验检疫局与香港检验机构之间的合作始于1989年,从蔬菜的检验开始,逐步发展到食品、肉制品、机电、轻工和化工等产品,尤其是在香港回归后,这种合作和交流日益得到加强,合作的方式也从对偶发事件的协调到正常的定期交流,从一般的合作向实验室间相互认证发展.这种合作与交流的部门有官方的机构,也有民间的机构.这些交流与合作,对提高两地间检验检疫机构的执法水平,维护深港两地的繁荣与稳定,促进两地间的贸易,尤其是深圳地区的外贸发展,以及提高深港两地间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深港两地检验检疫机构之间的合作,10年中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对此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以利于今后两地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发展,实在非常必要.